17歲的小雪(化名)和父母住在漢口車站路附近的一棟老房子裏的一樓,房間內比較陰暗潮溼。

一天凌晨,正在熟睡的小雪突然被一種奇怪的響聲吵醒,聲音是從右邊耳朵裏傳出來的,不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嚇得她趕緊叫醒正在熟睡的父母,可藉着燈光根本看不清有什麼東西。

小雪忍不住用手去掏,感覺有東西又往裏面鑽了,又癢又痛,驚恐之下,她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

值班醫生通過電耳鏡仔細查看,發現在外耳道中部比較狹窄的地方有個暗紅色的東西,還在動,很有可能是昆蟲。考慮到耳朵裏的蟲子是活的,醫生決定把它麻醉後再取。於是,醫生在小雪的耳朵裏滴上麻藥,三四秒後蟲子就不動了,緊接着用槍狀鑷子小心翼翼將它夾出,取出來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身長1釐米左右的小蟑螂。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由於方向感差了點

“小強”惹的事可真不少

廣東東莞19歲的小夥小李在一家工廠打工,住在附近出租房內。求醫前一天晚上,他睡到半夜,感覺耳朵裏很癢,後來變得越來越痛,忍不住伸出手指往耳朵裏掏。然後他就感到,似乎有一隻小蟲子正拼命往耳朵裏鑽,他想把蟲子抓出來,但越掏蟲子好像鑽得越深,到後來痛得他在牀上捂着耳朵翻滾。室友用手電筒往耳朵裏照,但是看不清是什麼東西。直到第二天早晨,小李才趕到醫院求救。

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一隻蟑螂的雙腳卡在李先生的耳道內,導致其右耳壁嚴重充血腫脹,耳道表皮已經破損。蟑螂還在掙扎,讓醫生倍感意外的是,這是一個母蟑螂,已產下多隻仍在爬行的小蟑螂。“要是再不來醫院,你的耳朵就毀了。”該醫院醫生告訴小李。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愛跑錯道的小蟲不光“小強”

飛蛾

胡先生今年39歲,家住青山八大家,他晚飯後喜歡到公園散步。晚上9點左右,胡先生逛完公園剛準備回家時,突然覺得左耳一陣刺痛,“就感覺耳朵‘嗡’的一下,像是被什麼東西撞了,然後就感覺耳朵裏有東西像是在敲鼓似的疼。”胡先生一邊用手摳,一邊快步走向醫院。

普仁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陳宏鑫用電耳鏡一照,發現胡先生的耳道深部靠近鼓膜處有一隻蟲還在動,於是立即叫患者患耳朝上,趴在桌上,滴入麻藥,約五分鐘後,見蟲不怎麼動了纔將飛蟲完整取出,原來是一隻小飛蛾在作怪。

蜈蚣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阿肯色州一名14歲少年的耳朵內竟然藏着一條長4英寸(約10.16釐米)的蜈蚣,讓人震驚不已。

據悉,當時,還在睡夢中的鮑迪忽然覺得耳朵內有劇痛,隨後他發現有條蜈蚣藏在鼓膜處。爲避免蜈蚣繼續傷害耳朵,鮑迪把它小心翼翼地拉出來,這條蜈蚣足有4英寸長。鮑迪的母親隨即把蜈蚣裝入塑料袋,並立即把鮑迪送往醫院就診。

醫生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病例,長蜈蚣從何而來也不得而知。家人猜測,蜈蚣可能是他在戶外游泳期間鑽入他的耳洞內的。

專家表示:

驚蟄節氣之後,昆蟲外出活動增多,而且近期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不少市民紛紛到野外遊玩,增加了與昆蟲接觸的機會,被昆蟲鑽入耳朵的幾率更高。

哪些蟲子喜歡鑽耳朵?

蜘蛛、蜈蚣、蒼蠅、蜜蜂、蟑螂、蛾子

爲何蟲子愛鑽耳朵?

蟲子喜歡鑽進一些小洞裏,以爲鼻腔、耳朵是天然洞穴。

小蟲入耳該咋辦?

一旦進入耳道、鼻腔內,蟲子又很難飛出來,因爲這些腔道比較狹窄,蟲子就會在裏面橫衝直撞,導致人體出現疼痛感。

一旦耳道有昆蟲進入切勿強掏,不要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以防昆蟲進入更深的位置損傷外耳道及鼓膜,影響聽力。

應急方法要“因蟲而異”:

蚊子、飛蛾等趨光性昆蟲進入耳道後,可用手電筒等強光設備照射耳道,誘使昆蟲爬出或飛出。

蟑螂、蜈蚣、螞蟻等蟲子,用光照反而會令其往裏鑽,應該滴入香油或酒精等使其癱瘓、死亡,然後至醫院耳鼻喉科取出。

專家提醒

家長如發現孩子經常掏耳,應及時就醫檢查避免漏診。

保持家中清潔很重要,尤其是廚房等地,要經常殺蟲,杜絕蟑螂等昆蟲的滋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