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格-29戰機長17.32米,翼展11.36米,機身高4.73米,在設計上升力型機身和大型機翼完整的以整體空氣動力學形式融合,兩個低於軸心的發動機配備有可調進氣口,能承受持續9G的機體結構,多模式脈衝多普勒雷達,全面的火控和電子戰系統,武器爲不少於六枚的空對空導彈外加一門機炮,這款戰鬥機的外形也很帥氣。而當年俄羅斯拼命向國內軍方代表團推薦米格29,當時我國政府和軍方並沒有看上這款機型,通過幾番艱難的談判,引進了大航程的蘇27系列戰鬥機,多年的發展纔有了現在殲11系列,殲15艦載機,殲16都是我國的主力戰鬥機,由此也證實我們選對了。

戰鬥機的學名是殲擊機,即用於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飛航式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稱其爲驅逐機,主要任務是與敵方殲擊機進行空戰,奪取空中優勢(制空權),其次是攔截敵方轟炸機、強擊機和巡航導彈,還可攜帶一定數量的對地攻擊的武器,執行對地的攻擊任務。而今天兵哥給大家講是米格-29戰鬥機。

當年俄羅斯極力推薦的米格-29戰鬥機,現在摔的比造的還快!

米格-29是蘇聯第一種設計思想定義的第四代戰鬥機,也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先進戰術戰鬥機"(PFI)計劃,針對美國的F-15戰鬥機,展開相對應的對抗計劃措施,也因爲這個計劃有了蘇-27和米格-29。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軍也只掌握了一部分。

米格-29原型機1977年10月6日首飛,1982年米格-29在莫斯科和高爾基飛機制造廠投入批量生產,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後來米格-29的改型也達20餘種,除了俄羅斯外,三十多個國家也在使用。

米格-29戰機長17.32米,翼展11.36米,機身高4.73米,在設計上升力型機身和大型機翼完整的以整體空氣動力學形式融合,兩個低於軸心的發動機配備有可調進氣口,能承受持續9G的機體結構,多模式脈衝多普勒雷達,全面的火控和電子戰系統,武器爲不少於六枚的空對空導彈外加一門機炮,這款戰鬥機的外形也很帥氣。

當年俄羅斯極力推薦的米格-29戰鬥機,現在摔的比造的還快!

雖然米格戰鬥機的優勢非常顯著,但是米格29戰鬥機的不足也同樣十分明顯。首先,作爲一款俄標“四代半”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的航電系統十分落後,不少型號至今仍舊是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因爲俄羅斯在硬件方面對西方國家的依賴太大,雷達的元器件都需要從西方國家進口。然而西方國家也不會賣給俄羅斯多麼強悍的產品,大量老舊的晶體管或者功率較低的TR模塊都是優先銷往俄羅斯。

米格29最大的缺陷是短腿先生,儘管飛得快,但是卻跑不遠,只能飛行1500公里,這對3代作戰飛機來說,是致命的缺陷,戰時無甚堪用,即使飛到不遠的目的地,但滯空時間太短了,所以影響到了戰鬥力的發揮。

當年俄羅斯極力推薦的米格-29戰鬥機,現在摔的比造的還快!

此外,俄羅斯一加米格29曾發生空中解體墜毀事件,失事調查小組發現事故原因是戰機垂直尾翼因長期鏽蝕損壞在空中斷裂所致,此事件震驚了各國軍界。印度空軍曾引進了70架米格29,卻已經摔掉了13架,儘管如此印度空軍也並未放棄此機。而當年俄羅斯拼命向國內軍方代表團推薦米格29,當時我國政府和軍方並沒有看上這款機型,通過幾番艱難的談判,引進了大航程的蘇27系列戰鬥機,多年的發展纔有了現在殲11系列,殲15艦載機,殲16都是我國的主力戰鬥機,由此也證實我們選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