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一句流行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中無一。”

這句話雖有調侃的成分,但也反應了現代人的審美過度,網絡上充斥着大量失真的‘美’,而使人們感到疲倦,從而追求內在的‘美’,也就是所謂的‘有趣的靈魂’。

什麼樣的靈魂是有趣的,如果你讀過《浮生六記》,我想你心中就會有答案了。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孃的愛情,爲何能打動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

《浮生六記》的作者,是蘇州人沈復,關於他的文字記載幾乎沒有,如果不是《浮生六記》這本書被偶然發現,我們也不會知道他和妻子陳芸平凡而充滿樂趣的生活,使我們知道,在那個人性禁錮的時代,還有這樣有趣的靈魂存在。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孃的愛情,爲何能打動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

《浮生六記》雖然只是記錄了作者沈復和妻子在生活中瑣碎之事,但這本書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而最早的英譯本,是林語堂1936年的英漢對照本。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孃的愛情,爲何能打動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

林語堂在英譯本的序中這樣寫到:

芸,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她並非最美麗,因爲這書的作者,她的丈夫,並沒有這樣推崇;但是誰能否認她是最可愛的女人?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孃的愛情,爲何能打動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

沈復與妻子陳芸結婚二十多年,卻一直感情深厚,直到妻子離世,也正是二人間這份始終不渝的深厚感情,令每一個讀者爲之感動。

人們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再美好的愛情,一旦進入婚姻的圍牆,陷入每天柴米油鹽的紛擾,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但沈復與陳芸,卻能在瑣碎生活中,保持着率真的性情,在那樣一樣禮法森嚴的時代,過着普通而恬淡的生活。

我們如今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上一種浮躁的風氣,使人們都難以靜下心來。且不說年年攀高的離婚率,就拿娛樂圈來說,家暴、出軌,這樣的新聞屢屢登上熱搜,吸引着大衆的眼球,無論是婚姻還是愛情,都顯得脆弱無比,在慾望和誘惑面前,立刻就會轟然崩塌。

回過頭來,讓我們再看《浮生六記》,看沈復和妻子陳芸的愛情,二人既不富有,也並非才子佳人,但二人卻有率真的性情,對待生活的清苦,都很坦然,我想,這一點,也是二人情投意合,能夠一直保持深厚感情的基礎。

據沈復自述,他本人“餘性爽直,落拓不羈”,他雖然出身在幕僚家庭,但卻沒有參加科舉,這在當時可以想象,是多麼的離經叛道。

沈復讓我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二人都生在禮法嚴苛的封建社會,但都因個性,與時代衝突,而這一點,是人性中十分珍貴的東西。

沈復的妻子陳芸,也是一個聰慧而純真的女子,不同於那時的遵從‘三從四德’的女子,陳芸可以說是一個‘調皮’的女子,她甚至會女扮男裝,和沈復一起去遊覽寺廟,還去拍人家小姑娘的肩膀,結果被人家的女僕罵了,好在她及時解下裝扮解釋,這才消除誤會。

“最後至一處,有少婦幼女坐於所設寶座後,乃楊姓司事者之眷屬也。芸忽趨彼通款曲,身一側,而不覺一按少婦之肩,旁有婢媼怒而起曰:“何物狂生,不法乃爾!”餘試爲措詞掩飾,芸見勢惡,即脫帽翹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相與愕然,轉怒爲歡,留茶點,喚肩輿送歸。”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孃的愛情,爲何能打動我們?

圖片來自網絡

沈復的妻子陳芸曾說: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打動人心的,永遠是‘真’。這是不受時代限制的,而‘美’則蘊含在‘真’之中。

婚姻永遠不會埋葬愛情,柴米油鹽不會,雞毛蒜皮也不會,埋葬愛情的,只會是你失去純真的那顆‘心’!

今天,我們還去閱讀《浮生六記》,還會被沈復和芸的愛情感動,恰恰是他們之間的平凡而率真感動着我們。

我想,這也是《浮生六記》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讓我們知道,無論是什麼時代,‘真’永遠是最感動人的‘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