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众多国产竞争对手面前,名爵在知名度,技术口碑上都没有优势,拿过去的英伦血统武装自己只能是打脸,反而进一步拉低了品牌形象,甚至在价格上也不占优,本来上汽当时还挺看好名爵6的,结果上市之后价格明显偏高,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买一台更保值、更有口碑的合资车,教训还不止一次,去年名爵HS上市的时候,可谓意气风发,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但很快,惨淡的销量,立马泼了冷水,最后不得已全系降价,期间还顺便调戏了一下WEY和领克,说它们要慌了,着实又打了自己一巴掌。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如果产品力是灵魂,那么售后就决定着消费者对它的好感,很遗憾名爵在这个环节上,并没有给上汽长脸,不仅售后网点布局少,经销商的服务管理也非常混乱,在一些汽车投诉平台,有不少车主抱怨名爵服务态度差,维修水平低,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荣威和名爵,这两个品牌同属于上汽,也共享平台,给人的感觉就像现代与起亚一样,但从近几年的口碑上看,消费者对荣威的好感度明显超出名爵一大截,两者就像背对行走的两兄弟,距离越拉越远,都是同一个妈生的,为何会反差如此之大,如果留意过名爵旗下产品的宣传点,那么这些就不奇怪了。

名爵除了还带有些许英伦血统,还剩下什么对得起消费者

名爵HS刚上市那会儿,打着奔跑的荷尔蒙口号,就差喊破嗓子了,就是这么一句让人遐想万分的宣传语,到底想表达什么,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不得不承认,名爵HS的造型设计,确实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除此之外,想不起其他亮点,空有虚无缥缈的概念,没有一个突出产品的优势点,在营销上首先就输掉了。相比之下,荣威RX5“互联网SUV”的定位,就清晰的多,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核心卖点,还对用户群体有了精准定位,比名爵HS更接地气。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荣威RX5成功获得消费者的需求点,也促使荣威推出了一系列,主导互联网的车型。虽然产品力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可还是需要务实的营销。

名爵除了还带有些许英伦血统,还剩下什么对得起消费者

追溯名爵的历史,确实是当年英国的MG,自从被南汽收购之后,不仅没有救活名爵,还弄得自身难保,最后被上汽集团统一收购,才重新命名为名爵。想想其实挺悲催,两次易主都没有逆袭,依然处在边缘化的位置,如果不是上汽接手,恐怕只能在博物馆见到它了。正因为名爵过去充满曲折,所以在品牌宣传上,干脆断章取义,直接拿它的源头英伦血统进行包装,相信很多名爵车主,去4S店购车的时候,销售一定会强调它的英国基因。可事实上,当年的南汽只拥有MG的品牌使用权,并没有它的核心技术及生产线,所以现在它无论是品牌还是技术,就是一辆实打实的国产车,把自己包装成傲娇的英国绅士,已经忽悠不了消费者了。

名爵除了还带有些许英伦血统,还剩下什么对得起消费者

除了名爵HS,现在名爵旗下还有名爵6,名爵锐腾,名爵6新能源,全新名爵3以及名爵ZS等车型,造型上确实漂亮,在国产品牌中绝对抢眼,但在产品力上,还是让人大失所望,无论是变速箱还是发动机都有明显短板。

名爵除了还带有些许英伦血统,还剩下什么对得起消费者

就汽车三大件来说,名爵有1.0T到2.0T共6款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加上双离合变速箱,基本上整套动力总成,基本上都是上汽跟通用合作的产物,可问题就是大多集中在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重要部件上,尤其是它的双离合变速箱问题,已经让消费者“谈虎色变”,产品实力不过硬,无疑是销量惨败的最大根源,纵有好看的皮囊,也只能静静地欣赏。在众多国产竞争对手面前,名爵在知名度,技术口碑上都没有优势,拿过去的英伦血统武装自己只能是打脸,反而进一步拉低了品牌形象,甚至在价格上也不占优,本来上汽当时还挺看好名爵6的,结果上市之后价格明显偏高,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买一台更保值、更有口碑的合资车,教训还不止一次,去年名爵HS上市的时候,可谓意气风发,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但很快,惨淡的销量,立马泼了冷水,最后不得已全系降价,期间还顺便调戏了一下WEY和领克,说它们要慌了,着实又打了自己一巴掌。

名爵除了还带有些许英伦血统,还剩下什么对得起消费者

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如果产品力是灵魂,那么售后就决定着消费者对它的好感,很遗憾名爵在这个环节上,并没有给上汽长脸,不仅售后网点布局少,经销商的服务管理也非常混乱,在一些汽车投诉平台,有不少车主抱怨名爵服务态度差,维修水平低,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由于销量不景气,4S店退网或者倒闭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让消费者心里更加不安。

总结一下。名爵的存在感一直不高,就算拿英伦的血统包装自己,也无法让它火起来,除了虚头巴脑的营销之外,它在定位上就已经走偏了,加上产品实力不过硬,给消费者的印象也不太好,靠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消费者,至少在大家眼里,带着英伦面具的名爵依然是小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