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除了要完善建立健全的公民信用体系外,正如时评人@余明辉所言,要改变上海一些银行“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的“潜规则”,表面上看,包括银监会等在内的有关方面要严格责令监督相关银行严格落实《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一律平等对待客户,不再出现省籍或身份证贷款歧视。相比之下时评人何勇在今日福建客户端发表的观点比较理性,他认为上海的多家银行拒绝给福建人提供房贷,说到底是我国缺乏公民信用体系的恶果,福建人是在为没有诚信体系的社会买单,他们成了社会缺乏诚信和没有信用体系的牺牲品。

福建人遭拒贷 歧视还是风控?

“上海的银行凭啥拒绝给福建人贷款?”来自福建的黄先生近日爆料称,自己已经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的代码350,就被上海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记者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成为上海一些银行的“潜规则”。(7月30日澎湃新闻网)

福建人:这是地域歧视!

作为部分沪上银行默认的潜规则,“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已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这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呢?据说是2012年的钢贸老板跑路潮,“引发的坏账高达数百亿元,造成许多银行行长下岗催债。”结果,就是近4000万福建人惨遭钢贸信贷危机连坐,在上海贷款成为难题。彼时的新闻说,“闽商在沪投资大受影响,办张信用卡都难”。一句话,少数人在上海玩坏了银行信用,结果就是“银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大多数人跟着连坐遭殃。

上海市相关银行竟把少数福建人的“罪过”,记在所有福建人头上,实行封杀。说得客气点,像是一种情绪宣泄。但大部分网友对这事可是说得一点都不客气,河北网友“chanxin”认为这是“地域歧视!”此外安徽网友“天空海阔”也认为“这是歧视,坚决反对!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这是典型的“一小部分人毁了一个地区的诚信。”海南网友“仗剑走天涯”如斯表示。安徽网友“草原舒翔”如此总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挖坑,后人遭殃;因果关系!”山东网友“虎哥闲谈”笑谈“这是国内银行对福建人的信用评级下调了。”

时评人@吴应海直言,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我们很担心,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将有一天,霸气的银行业会不会对不同身高、不同体重、不同性别的人实施惩罚,把他们拒绝在申请贷款的大门之外? 时评人@成彪也是被银行这番“店大欺客”的行为逼急了,直言这些银行拒绝贷款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就明示“不要福建人存款”。这样的“潜规则”,实在不痛击不足以平“闽”冤。

冷静下来思考,上海银行和福建人都有话说, 正如今日福建客户端评论员陈怀瑜所言,上海银行也有一肚子苦水。被不少闽商所骗,大把大把的钱一睁眼、一闭眼,没了——这隔谁身上,都像在剜肉。置身其外的福建人,当然是无辜者。不过,那些无良闽商,丢弃的可不仅是自己的信誉和形象,闽人共有的“福建”之称号,不也一样会被抹黑吗?无论如何,用个别或部分,来指代全体,那就会犯以偏盖全的错误,就会误伤一大片,从而侵犯了无辜者的正当权益。这种新时代的“连坐”法,有涉地域歧视,更有涉违法。

其实最让小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监管部门去哪儿了?时评人@前溪抛出这个疑问,对这样据说存在多年的潜规则,仅靠银行“自我改正”恐怕很难,我们纳闷的是,监管部门哪儿去了?干预了吗?

上海银行:怪我咯?

部分网友认为这事还真不怪银行,甘肃网友“讲道理”称“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顾客有挑选银行的权力,银行也有挑选顾客的权力。”上海本地网友“阿福哥”表示“一日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上海银行被福建人害惨了。上海银行封杀福建人情有可原。”

但也有不少网友指责银行将自己身风险内控标准不严,客户资质审查不力的责任推卸给福建人。时评人邓海建更是毫不客气地批评银行,谁生病谁吃药,谁失信就惩戒谁,何苦在信贷上搞出封建连坐的把戏?基本商业伦理与市场逻辑,应该有公平与正义的底线,“错杀三千”的暴脾气,是否涉嫌滥用市场地位?再说,如果中国商业银行的风控水平就是如此“大牌”而幼稚,那么,银行业改革可能也就是个隔靴搔痒的游戏。

在时评人@老癸看来,这事还真得怪银行,事实上福建人骗贷甚至可能跟银行内部腐败有关。有一些贷款因为贷款方使用各种手段,通过关系,打通各道关节,才顺利地获得银行贷款。这些损失更应该从抓好内部管理,强化制度,堵住漏洞入手,才不至于重蹈覆辙。必须指出,这些银行“头痛医脚”的做法后面,有可能是在回避内部的腐败问题,让福建人当替罪羊以转移相关问责的视线。

相比之下时评人何勇在今日福建客户端发表的观点比较理性,他认为上海的多家银行拒绝给福建人提供房贷,说到底是我国缺乏公民信用体系的恶果,福建人是在为没有诚信体系的社会买单,他们成了社会缺乏诚信和没有信用体系的牺牲品。由于我国公民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目前有关公民的信用报告不能全面的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程度,才让银行不放心,才在房贷提供上慎之又慎。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公民信用体系,让银行能够通过公民信用体系,掌握一个人的信用状况,从而从最大程度避免被骗。

其实除了要完善建立健全的公民信用体系外,正如时评人@余明辉所言,要改变上海一些银行“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的“潜规则”,表面上看,包括银监会等在内的有关方面要严格责令监督相关银行严格落实《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一律平等对待客户,不再出现省籍或身份证贷款歧视。而根本上,这还是要在加快金融纵深改革、打破银行垄断、形成银行业合理充分竞争上下功夫。

小编语:在我看来,这事归根结底是银行与客户之间交流的信用成本太高,建立健全的全民信用体系显得任重而道远。

(综合今日福建、搜狐评论、光明网、海峡导报、东南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