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2800字,配图19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残酷的堑壕战吞噬了大量的生命,其血腥程度令参战各国深为震撼,机枪和火炮的炽烈火力在对垒双方阵地之间制造了充满死亡气息的无人区,令任何形式的步兵冲锋都视如畏途。如何为进攻者提供防护以抵御机枪火力,使之能够突破无人区的火网地带,这个问题深刻影响了一战时期及两次大战之间各国的武器设计,其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坦克,一种彻底改变堑壕战乃至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发明。不过,富于想象力的意大利人则给出了另一个非常离奇和有趣的答案——一种能够供单兵使用的机动装甲护盾。


■一战时期堑壕战的残酷既催生出坦克这样跨时代的发明,也产生了很多其他稀奇古怪的武器设计。


意大利在一战时期在与德奥军队的反复拉锯中付出了高昂的生命代价,在战后一直尝试各种方法以提高步兵在攻防作战中的防御能力。1935年,意大利老牌军火商安萨尔多公司提出一个别出心裁的设想,设计一种体积极小的全履带式车辆,可由单兵操纵,配备机枪,可以在战斗中为步兵提供一定的正面及侧面防护,以便更好地接近敌军阵地,发挥火力。这种奇特的车辆被命名为35型装甲机动机枪突击掩体(Motomitragliatrice d'assalto 35),缩写为MIAS,由安萨尔多公司自掏腰包进行研发,没有得到军方的资助。


■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的Logo,它是意大利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工业制造企业,创办于1853年,解散于1993年,拥有140年历史。

■安萨尔多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测试人员与MIAS样车的合影,注意其翻起的顶盖。


MIAS可以说是装甲战车设计史上最为袖珍的作品,高度仅为1.1米,以正常人的身高对比,仅到腰腹部。有人认为MIAS属于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一时的超轻型坦克的一种,它的确具有某些坦克的典型特征,比如具备防护装甲、动力驱动和全履带式行走机构等,但除此之外,MIAS很难和坦克划等号,它没有完整的底盘机构,充其量就是一个可以缓慢移动的机枪防盾,或者说是一种可由单兵操作的超微型装甲车。由于其机动能力十分低下,防御能力也相当有限,根本没有坦克装甲车辆必须具备的突击能力,很大程度上只是一面会走的盾牌而已。


■ MIAS样车与操纵人员的对比,可见其高度仅到操纵人员的腰腹部。


MIAS的主体是一个由防弹钢板铆接而成的盒状结构,其后部和底部敞开,没有底盘结构,内部空间仅能容纳一名人员,他只能蹲在地上进行操纵,既不能站立,也不能坐下,姿态相当别扭。车顶装甲的前半部为固定式,后半部被设计成一个翻盖结构,与前半部用铰链连接,可以向前翻起,以便让操作人员站立起来,并提供更大的正面防护面积。


■由于MIAS的内部空间十分狭小,操纵人员只能蹲在地上或弯腰俯身操作,如上两图所示。


MIAS的正面装甲厚度为8毫米,略有后倾,留有观察口和机枪射口,侧面装甲厚度为5毫米。根据设计,MIAS的正面装甲可以在50米距离上抵御垂直入射的毛瑟7.92×57毫米SmK钢芯穿甲弹,即一战时期著名的K子弹,这种子弹曾被德军用于攻击协约国坦克。有资料显示K子弹在1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1毫米厚的均质钢板,在2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9毫米,不知道意大利人是否对MIAS的装甲做过特殊处理,能否达到上述防御数值得怀疑。MIAS的侧面装甲可以抵御意大利卡尔卡诺M1891式步枪的6.5×52毫米铸铁子弹的射击。从防御角度说,MIAS至多可以抵御轻武器火力的射击,其半敞开结构对于手榴弹和“莫洛托夫鸡尾酒”一类的武器毫无招架之力,仅有的优势可能就是极为小巧的身板使它在战场上易于隐蔽,不易被发现和击中。


■ MIAS的正面及背面照片,其装甲板采用铆接结构,仅能防御轻武器的射击。


其实,用几块钢板铆接或焊接成简易防盾并非难事,MIAS的特殊之处在于配置了动力装置和行走机构,具备一定的行驶能力,便于在战场上跟随步兵机动。MIAS在装甲盒结构前下部安装一台意大利费雷拉摩托车公司生产的单缸汽油发动机,该公司曾以生产竞速摩托车而出名,不过到30年代中期时已经濒临破产。这台费雷拉发动机采用线圈点火技术,排量为250CC,在转速为3000转/分时的输出功率为5马力,发动机通过皮带带动一具风扇对气缸进行直接冷却。与发动机配套的变速箱有两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在一挡时的速度为2.2公里/小时,二挡时的最大速度为4.97公里/小时,倒挡速度为2.2公里/小时。换而言之,MIAS的行进速度与成年男性的步行速度差不多,甚至更慢,不过倒也与伴随步兵作战的使命相契合。MIAS的油箱容量很小,在以一挡行进时行程为105公里,以二挡行进时为47公里,考虑到设想中的使用环境,这个行驶距离已经相当长了,真正需要它穿越的大概只有几百米宽的无人区。


■费雷拉摩托车公司的宣传广告,MIAS使用的发动机就来自该公司。


MIAS的履带式行走机构非常迷你,在装甲盒两侧分别安装主动轮、负重轮和诱导轮各一个。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负重轮在中间。主动轮的直径较大,没有驱动齿,而是利用两片轮盘中间的驱动孔卡住履带板上的诱导齿来带动履带。在主动轮和变速器之间装有差速器,可以实现快速转向。负重轮的尺寸非常小,从现存的资料图片观察没有安装任何形式的悬挂或减震装置,但对于这种速度极为缓慢的车辆来说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诱导轮着地,并装有履带张紧度调节装置,乘员可以通过一个特制的钥匙转动螺栓进行调节。借助于这套袖珍履带,MIAS具备了一定的越野能力,最大爬坡度可达30度。不过,短小的车身导致其越野能力非常有限。


■ MIAS的两张设计图纸,可以观察到该车的动力装置及行走机构的结构。


虽然MIAS已经小得不能再小了,意大利人还是煞有其事地为其安装了挡泥板和随车工具,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车体左侧固定有1支鹤嘴锄、1把铁锹和1根撬棍,用于清除前进途中的障碍物。在车体右侧安装了发动机排气管,排气管消音器与摩托车的同类装置颇为类似,但排气口朝向前方。


■ MIAS在车体左侧固定了随车工具,用于在战场上进行土木作业和清除障碍。


MIAS的武器为一座双联装斯科蒂6.5毫米轻机枪,安装在正面装甲靠上的位置,稍微向右偏离车体轴线,其仰俯范围为-10~+20度,水平射界为左右各20度。MIAS可以携带1000发机枪子弹,容纳在40个弹匣内。在作战时,驾驶员兼射手通过机枪右上方的观察口向外观察,这个观察口装有可开闭的装甲盖板。


■后人绘制的MIAS彩色侧视图。


安萨尔多公司在开发MIAS的同时,以其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变形车——装甲机动迫击炮突击掩体,缩写为MORAS,安装一门速射步兵迫击炮,用于压制和清除敌方机枪火力点。MIAS与MORAS的车体结构和动力装置完全一致,唯一的差别是车载武器更换为1门布雷西亚M35型45毫米轻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是意大利陆军在30年代中期列装的步兵武器,并在二战时期使用,通常由2人操作,而在MORAS上则由单人操纵。


■ MORAS使用一门45毫米速射迫击炮作为车载武器,这是它与MIAS唯一的区别。

■ MORAS与一名工人的合影,可以观察到行走机构的细节,注意其迫击炮呈高仰角射击状态。


M35型45毫米迫击炮的击发和装填机构非常复杂,采用手动炮尾装填,使用空包弹发射,在最初设计时还配有一个可以容纳5发炮弹的弹匣,同时配有空包弹弹匣,在不考虑更换弹匣的情况下,其最大射速可达2秒/发,但实战射速维持在8~10发/分。M35型45毫米迫击炮发射0.5公斤的高爆弹,炮口初速为83米/秒,最大射程为535米。在MORAS上,45毫米迫击炮的仰俯范围为-10~+72度,车内可以携带50发炮弹。


■布雷西亚M35型45毫米速射迫击炮的实物图。

■ M35型45毫米迫击炮的设计图纸,可见该炮可以配用容量5发的炮弹弹匣,同时还有一个用于击发的空包弹弹匣。


MIAS和MORAS都停留于样车阶段,有资料显示各自仅制造了1辆。虽然这款小车超级萌,设计也别有匠心,而且造价低廉,但完全不适合二战时期的战场条件,也根本无法作为坦克的替代品使用。虽然结构新颖,但它们是基于落后于时代的战术思想开发出来的,是不折不扣的“堑壕战遗腹子”。其实,MIAS和MORAS即便是作为机动车辆也非常勉强,可能就是比除草机高级一些。它们之所以安装了动力装置,无非是因为钢制防盾过于沉重,难以依靠人力搬运,只能借助机械动力移动。这种武器的操纵人员在作战时需要很不体面地蹲在地上,或撅起屁股进行操作,除了控制行驶速度、行进方向外,还要进行观察、瞄准、射击、装弹,实在是强人所难。MIAS的机动能力也过于糟糕,很容易陷入泥淖,遇到较深较宽的战壕或弹坑也很难逾越,其实战效果之差不难想象。相比之下,同期研发的超轻型坦克要实用得多,其性能再差仍然算是真正的坦克,而不是某种脱胎于堑壕战思维的廉价替代品。


■ 1943年8月在巴尔干半岛作战的意大利L3/35超轻型坦克,其全重仅3.2吨,装甲厚度6-14毫米,装备2挺8毫米机枪,乘员2人。虽然其防护和火力都十分薄弱,好歹也算是一辆真正的坦克。

微信公众号:崎峻军史周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