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動脈硬化病人主動脈的彈性變差,尤其是血管中層的結構變“糟了”,患者在上身突然扭轉、伸展或抬起的瞬間,主動脈受到猛烈牽拉,就可能造成血管壁撕裂。

原標題:這種“心臟急症”救治不足1/10!青壯年男性尤其要當心→

說起心臟方面的急症,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心梗”,但你可能不知道,有種容易被誤認爲是心梗的病,很可能“要了人命”。

50歲的王先生是一名公務員,平時有高血壓,在一次會議中間胸部突感撕心裂肺一樣的疼痛,當即被送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通過檢查,醫生確診他是主動脈夾層,立刻實施手術,最終獲救。

與這名“幸運”的患者相比,大部分主動脈夾層患者或者被誤診,或者因各種條件所限,失去了救治機會。

九死一生的急症

主動脈是人體最粗的一根動脈,也是人體承受壓力最大的一根血管。中國人主動脈外徑平均在2~2.5釐米。

主動脈夾層通俗地講,就是血管劈了。累及升主動脈的夾層叫A型主動脈夾層,夾層朝着心臟方向撕裂,發生在主動脈弓以下部位的叫B型主動脈夾層。

發生主動脈夾層後,由於血管外膜受到劇烈牽拉,人會感到撕心裂肺一樣的劇痛。A型主動脈夾層疼痛部位一般在前胸、後背,B型疼痛部位偏下一些,多在後背、腹部。

主動脈夾層若不及時救治,血流會衝破外壁,就像黃河決堤一樣,造成大出血、休克,死亡就是一瞬間的事。

國外統計顯示,A型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隨着時間推移,每小時死亡率增加1%;如果不及時手術,48小時的死亡率爲50%,一週內死亡率爲70%,一個月內死亡率爲90%;即便上了手術檯,國外統計的死亡風險也有15%~20%。

因此,用“九死一生”形容這個急症一點不爲過。

患病者急劇增多

解放軍總醫院急診科教授孟慶義表示,以前主動脈夾層非常少見,如今明顯增多,一年有六七百例患者,有的時候一天接診四五例。

以下五類人羣特別要警惕主動脈夾層: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據統計,該症患者八成都有高血壓病史。有的病人平時血壓控制得還可以,但在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屏氣用力等情況下,血壓一過性升高,就可能誘發主動脈夾層。

動脈硬化患者

動脈硬化病人主動脈的彈性變差,尤其是血管中層的結構變“糟了”,患者在上身突然扭轉、伸展或抬起的瞬間,主動脈受到猛烈牽拉,就可能造成血管壁撕裂。

孕婦和肥胖者

胖人腹部脂肪多,孕婦因爲胎兒的存在,都會造成膈肌上抬,主動脈根部須承受更多壓力;另外,孕婦由於激素變化會使主動脈中層發生囊性改變,因此是主動脈夾層的高發人羣。

馬凡氏綜合徵患者

此病屬於較爲罕見的遺傳性疾病,這類病人的心臟和大血管存在先天性缺陷,容易發生主動脈夾層。

如何預防主動脈夾層?

1、積極控制高血壓

人人都要關注自己的血壓,一旦發現偏高,一定要積極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生活中要避免大喜大悲、熬夜、過勞等可引起血壓驟然升高的因素。

2、防治動脈硬化

現代人因爲飲食結構調整及體力活動減少,動脈硬化逐漸增多且出現年齡越來越早。

應該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熱量攝入,多喫果蔬,增加運動量。

3、老年人應少做幾個動作

老年人多有動脈硬化,生活中應儘量避免上半身突然性大幅度扭轉、拉伸等動作。

例如,起牀、從沙發上站起身時動作要慢;廁所馬桶邊最好有個扶手,起身時借一下力;東西掉在地上,不要探着上身去夠,而應該走近然後蹲下再撿,可減少主動脈夾層發生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