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18年4月10日分享,第9期。還請多多關注半導體芯動態~

1、快充芯片出貨旺 帶動上海昂寶Q2營收有望現雙位數年增長

大陸模擬IC廠上海昂寶昨(9)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達3.9億元新臺幣(約1333.84萬美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爲9.88億元新臺幣(約3379.05萬美元),與去年第一季相比同樣繳出51.3%的高成長表現,帶動單月、單季皆同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法人表示,智能手機導入快充趨勢不變,加上USB-PD芯片有望攻入手機廠當中,本季營收將可望年成長雙位數表現。

法人表示,上海昂寶今年第一季度趕上大陸智能手機的出貨旺季,帶動快充IC出貨表現暢旺,另外USB-PD新生力軍也由於筆電廠拉貨帶動,讓今年第一季營運一改過去低迷狀況。

目前包括高通、聯發科等手機芯片廠在有線充電上,全力推動快充功能,皆推出自家規格,分別爲Quick Charge、Pump Express。目前上海昂寶的快充芯片除了符合這兩大廠商規格之外,還成功通過手機品牌廠華爲、OPPO認證,因此成爲上海昂寶目前業績主要核心。

此外,上海昂寶今年業績新主力添上USB-PD芯片,已經攻入美系及陸系筆電品牌廠供應鏈,法人表示,上海昂寶的USB-PD營收比重從去年的個位數比例將可望成長至10~20%,成爲今年業績衝刺成長的關鍵。法人認爲,USB-PD芯片除了筆電市場之外,Type-C在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提升,上海昂寶的USB-PD芯片也有機會打入大陸手機品牌當中,最快有機會於本季備妥產品。

2、全球半導體設備2017銷售創新高,韓國超臺灣奪冠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佈最新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566.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幅度達37%,且韓國超越臺灣地區,首次成爲全球最大半導體新設備市場。

資料顯示,2016年韓國在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市場中,以76.9億美元排名第二,臺灣則以122.3億美元居冠。不過到2017年時,韓國半導體設備相關銷售金額大增133%,達179.5億美元,排名第一,臺灣則以114.9億美元居次,銷售金額年減約6%。

針對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SEMI指出,韓國、歐洲、中國大陸、日本及北美等區域的年平均支出率增加,而臺灣及東南亞爲主的其他地區則呈萎縮態勢。大陸市場以27%的成長率,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三,銷售金額爲82.3億美元,日本及美國位居第四及第五。

SEMI表示,若以產品類別來看,前段半導體設備銷售增長40%,晶圓代工設備增長36%,封裝領域設備則增長29%,而測試相關設備增長27%。

SEMI預估,2018年半導體設備支出金額將持續成長,其中韓國將維持爲全球最大設備支出市場,而大陸也將維持爲最高成長幅度的市場,包括晶圓代工、3D NAND及DRAM等,均爲主要支出動力。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成長幅度最大,將達49.3%、金額達113億美元。2018年,韓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預料將穩坐前三大市場,韓國將繼續蟬聯第一達到169億美元。大陸將躍居第二大市場達到113億美元,臺灣則有接近113億美元的水準。

3、中科創達與寒武紀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人工智能場景落地

4月9日,中科創達與人工智能芯片獨角獸公司寒武紀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共同開發新型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面向行業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加速推動人工智能場景落地,從而實現整個生態鏈商業價值的釋放。2017年,寒武紀與中科創達爲華爲提供深度技術合作,分別爲其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70提供人工智能的IP和軟件解決方案。

4、全志科技預計一季度虧損1000萬至1500萬

4月9日,全志科技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00.00萬至-1000.00萬,同比變動-102.80%至-35.20%,半導體及元件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爲29.27%。公司基於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預測:1.一季度智能硬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部分傳統市場回暖,同時公司根據市場變化,通過爲客戶提供優化的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提升了營業收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約6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虧損約1,000萬元至1,500萬元。主要系人民幣大幅升值致使匯兌損失約3,000萬元。3.2018年1月-3月,公司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額約爲2,300萬元。

5、風華高科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05%至341%

4月9日,風華高科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0億至1.20億,同比變動304.57%至341.35%,半導體及元件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爲29.27%。公司基於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預測:一季度,受益於被動元件市場行情持續向好、公司前期投資成效逐步釋放以及強化企業管控等綜合因素的積極影響,公司主營產品市場訂單供不應求,產業技術水平穩步提升,產品結構及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預計2018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11,000萬元—12,000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