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王先生来到档案馆,将家里保存收藏的购粮证、农业生产合作社股份基金证、投资及预分手册、信用社社员股金证、供销社社员证、工业券、布粮油票、自行车执照及税票、毛主席像章等145件“老物件儿”捐赠给了区档案馆,这些“老物件儿”时间跨度从1954年到1983年,带有强烈时代印记和家庭生活记忆,真实地记录了昌平一个普通家庭的生产生活变化,也见证了新中国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丰富区档案馆民生档案馆藏,更加全面真实地记录昌平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价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全面保存昌平的历史真实记录,充分展示昌平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昌平区档案馆通过报纸、宣传橱窗、北京昌平融媒体等多平台多途径发布主题档案资料征集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全面保存昌平的历史真实记录,充分展示昌平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昌平区档案馆通过报纸、宣传橱窗、北京昌平融媒体等多平台多途径发布主题档案资料征集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区档案馆就接到了南邵镇东营村王先生的捐赠电话。

近日,王先生来到档案馆,将家里保存收藏的购粮证、农业生产合作社股份基金证、投资及预分手册、信用社社员股金证、供销社社员证、工业券、布粮油票、自行车执照及税票、毛主席像章等145件“老物件儿”捐赠给了区档案馆,这些“老物件儿”时间跨度从1954年到1983年,带有强烈时代印记和家庭生活记忆,真实地记录了昌平一个普通家庭的生产生活变化,也见证了新中国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丰富区档案馆民生档案馆藏,更加全面真实地记录昌平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