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三分钟速览《光明日报》

  

  1

  面对网约车悲剧,滴滴还“约”吗,怎么“约”?(2版)

  殷鉴在前,悲剧却再现。在“5·6空姐坐顺风车遇害案”百日之后,浙江温州乐清20岁女生赵某8月24日乘坐滴滴顺风车时,也遭到司机加害。就该案看,滴滴风控暴露出了不少薄弱地带。无论是对事发前涉案司机作案未遂的投诉处理不及时,还是对司机偏离正常行驶路线的监测预警不到位,抑或是警企协调的周转成本偏高,都表明了平台固有的安全防范机制仍未实现风险点全覆盖。这些纰漏看似忽微,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却可能贻误救命时机。

  平台在接收到涉人身安全的投诉后,应迅速转交线索,并提供车主、车辆、路线、方位等详细信息,配合警方精准打击;警方发现后,在初步侦查基础上判断是否立案,并直接通过快捷通道跟平台方面联系,而不是被困在隐私条款约束和信息壁垒的死结中。

  2

  吸引年轻观众,电视节目需转变“扑克脸”(2版)

  图为《旅途的花样》剧照

  长久以来,和宏大主题挂钩的电视节目往往被扣上“严肃”“刻板”的帽子,但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电视节目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开讲啦》转变语态,让文化交流的价值在思想碰撞中尽情表达;《汉语桥》以汉字为桥,通过丰富的形式、多元的内容展现中国在思考人类共同命运并为人类共同美好生活做出的积极探索;《旅途的花样》深入摩洛哥、俄罗斯、挪威、丹麦四国,让“一带一路”文化互通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场景感;《我的青春在丝路》则通过辗转多国,深入跟拍记录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年轻人,从而感染更多的青年丝路追梦……

  这些节目让观众发现,包括“一带一路”主题在内的重大题材电视节目并不总长着一张“扑克脸”,它也能如此气韵生动,知性而风情,也能从新闻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这无形中获得了许多原本对此“不敏感”的年轻人的青睐。

  3

  “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有违医学伦理(2版)

  近日,沈阳某家医院门诊大厅贴出一张“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告示,引发大众争议。这边高铁“霸座”博士事件一波未平,那边又出了这个告示,不怪“吃瓜群众”急了:某些“高层次人才”在看病诊疗过程中,是否也会“霸座”了我们的位置?毕竟高铁选择位置事小,但生病就医可来不得半点耽误。

  其实,类似告示,在某些场合(包括汽车站、公园等)也出现过,但这次为什么引起大众热议呢?一方面,这是公共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认为公共资源应该平等享受;另一方面,这个“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告示,可是贴在“救死扶伤、以人民健康为首先考虑”的医疗场所,其引发的焦虑就可想而知了。这则告示争论焦点,也是大众焦虑的关注点,在于以下两点:其一,高层次人才的生命健康权是否优于普通大众?其二,高层次人才如何界定?

  4

  孩子参加真人秀利大弊大(2版)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起草的《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近日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征求意见,提出要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此次《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是从操作层面进行的系统性规范。当下,盲目跟风复制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公益性已经大打折扣:有的节目把孩子隐私当看点,无死角拍摄其家庭生活;有的把孩子描绘成“神童”,渲染应当早教;还有节目干脆诱导未成年人谈论名利、情爱等话题。这些节目,极易引发公众不当攀比,刺激家长的功利心态,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须知,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制作,当以引导广大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准线,严把内容审查关、监控关,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保护伞”,让相关未成年人节目更注重儿童教育的精神内涵。

  5

  重庆:发现在正规医院执业的假医生(4版)

  医生,这一职业承载着患者“以性命相托”的使命,来不得半点马虎,更遑论忽悠?但在有些地方,一些没有任何医疗资质的人员冒充医生,把百姓健康当作儿戏。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办了不少假医生、黑诊所。其中,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曾发现这样一件非法行医的怪事。

  之所以说是怪事,是因为一般的非法行医案件里,假医生或黑诊所都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从业资格,但这个案件里的假医生,却在正规医院执业,持有的《医师资格证书》没问题,证书上登记的也是其名字。那么,如何发现他是假医生的呢?近日,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综合监督局,以及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了解了案情的始末。

  6

  “沙子”怎样才能变成“金子”,辽宁彰武的启示(10版)

  辽宁省彰武县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滚滚黄沙曾以每年5到12米的速度向南推进,沙进人退,让彰武人苦不堪言。1952年,这里的人们开始了与滚滚黄沙超过一个甲子的鏖战。如今,不仅流沙止步,昔日被视为心头大患的沙子更成富民强县的“金子”。8月21日,记者从彰武县“硅砂产业论坛”筹委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县已有硅砂企业30户,今年上半年,硅砂深加工112.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1亿元。

  从防沙、治沙,再到用沙,彰武人实现了变害为宝、淘沙成金的“逆袭”。

  7

  “争当贫困户”现象敲警钟:扶贫不能扶懒(14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味坐享其成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对贫困户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扶贫并非要扶懒,只有激活了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有了奋斗的意识和意愿,更多地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才能让贫困户有底气主动和贫困说再见,才能更快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

  1个病人只需要花费1元钱!像丝裂霉素这样的廉价药何时不再短缺?(8版)

  新华社发

  最近,关于原料药垄断和涨价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很多人担心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药品短缺。近年来,鱼精蛋白、丝裂霉素等一些便宜又好用的药品不时出现断供现象,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

  在日前召开的注射用丝裂霉素上市发布会上,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在国内已断供一年之久的注射用丝裂霉素实现供应,首批生产的2000瓶注射用丝裂霉素将捐赠给急需的国内医疗机构。

  但是,令公众仍然担心的是,类似丝裂霉素这样的廉价药上市后有没有可能再次出现短缺?那些好用的廉价药什么时候能不再短缺?

  9

  二十四节气,是辽远的诗意,是祖先的耳语(16版)

  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的耳语,是民族风情的标识,是来自广袤大地与辽阔星空的深远记忆,是源自生命、大地的动人智慧。这些在不同方式的文学书写中得以艺术呈现。这是一种对生命与大地的诗意象形,一种对古老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追寻,鲜活、深情、悠远。

  内容来源:综合自8月28日《光明日报》

  本期编辑:常莹 吴亚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