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物都是由物質構成,不論你看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它們都是物質所構成。而物質是分子所組成,分子又是靠原子結合,至於原子在科學家的想象下,原子內部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所構成。這些基本粒子又是怎麼來的呢?

image.png

最近科學家提出了這一點模型,宇宙中存在着一種場,當場受到波動時候,就會從中出現粒子,宇宙所有的粒子都是這樣形成的,就像電磁場或是電子場,它們是十七種場之一。而十七種場所產生的粒子則是由輕子、夸克和玻色子分類。

image.png

輕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電子,各種各樣的輻射粒子都是屬於它的粒子;夸克則是構成原子核的主要粒子,世界上的萬物主要都是由它所組成;玻色子是和力緊密相關,它形成了宇宙中的法則,法則總共有四種,這四種法則是電磁力、萬有引力、強、弱核力。

image.png

宇宙的一切都是這些來定義的,不論大小,不管你是超級巨大的恆星,還是渺小的一個原子,都跳不出這個圈子。說起來宇宙中各種各樣的現象,生命、恆星和塵埃,追溯本源來看,它們都是來源於十七場的粒子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