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湛江人最特别的交际方式原来是这样!

心灵手巧的制烟筒师傅,能制作多种规格不一的烟筒

抽烟要点火,抽多烟会热气,卖大碌竹的就一条龙服务

--配火机、配清热凉茶来卖,这商家会做生意!

雷州半岛流行抽水烟筒,赤坎街更是集水烟筒之大成。赤坎人将水烟筒称为大碌竹,顾名思义,正宗的大碌竹用竹筒制成,大者小腿粗,小的如手臂。后来有用铜、铝、不锈钢制造、更有甚者用酒瓶改制。金属制造的水烟筒,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酒瓶改制的水烟筒晶莹剔透。

劳作之余,叹番一口,神清气爽,

体力恢复,好不惬意。

据赤坎一制作水烟筒的郑师傅介绍,水烟筒选料严格,以生长多年的母竹为贵,其壁薄坚实,可多装水。水烟筒口部直径6公分,造型以鸡肚肋、喇叭身、马蹄脚为上品。水烟筒的做工十分考究,要求抽烟顺畅,排渣便利,加工精良的优质水烟筒回水的咚咚声能达20响,方为上乘之作。使用年代久远的水烟筒,乌黑发亮,俨然是精致的工艺品。

我们看到郑师傅所制烟筒,长者12米,短者10公分。据了解,信宜市现有一条水烟筒,长达30多米,靠在楼房边,要吸烟,就要爬到10多层楼的阳台上!

在郑师傅的帮助下,笔者有幸见到湛江地区的水烟筒王,该烟筒为青铜制作,筒壁雕刻龙凤呈祥,麒麟环绕。装烟丝的烟嘴为孔雀开屏,筒身分九节,其中五节嵌红绿相隔宝石。昭示为九五之尊的皇室御用品。郑师傅说,该烟筒是祖上所传,年代为清末民国初年间。从烟筒古铜色的花纹中,折射出厚重的历史沧桑。曾有人出价8万元欲收购这支烟筒,被郑师傅婉拒。

五花八门的大碌竹,其实功能是一致的,即以水过滤烟,因此烟味清爽,没有香烟那种干燥与辛辣。大碌竹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赤坎街流行已有数百年,无论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等皆欢喜使用。毫不夸张地说,在赤坎街,有人的地方就有大碌竹!

在湛江,只要见到街边有大碌竹,

不用相熟,就可坐下烧几口烟。

与赤坎人结下割舍不断情结的大碌竹,好处实在太多。在外地,若遇见携带大碌竹者,就知道他乡遇知故了,先烧它几口,再道乡亲情!

在农场当知青时,劳作一段时间,知青们便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抽大碌竹,大碌竹在人群中转了一圈,很快就过了大半个钟头。我开始也不会抽大碌竹,很有些形单影只的感觉,在农友抽大碌竹聊天时,我独自锄地,既辛苦也无情趣。于是,我与时俱进,加入这既可偷懒又可聊天的大碌竹队伍。

回到城里,大碌竹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乡镇农村、工厂车间、装修别致的办公室、还是街边的商铺、住家,皆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正如古语说,烟酒不分家,人们只要看见大碌竹,无须身上有无烟丝打火机,大碌竹的主人自然免费提供。烟友们围在一块,抽起大碌竹,便开始家长里短、时事政治、社会民生,天南地北,一下子就拉近了之间的距离。

这是仅十二公分长的大碌竹,还有更短小的吗?

抽大碌竹有约定俗成的技巧:以左手食指和无名指持烟筒,姆指和食指夹烟丝,右手操打火机点火。入门者一般要分几次才能将烟筒内的烟抽干净,若不小心还会引起咳嗽;资深者可一口气将烟筒中的烟吸干,嘴离开烟筒后,还要嘶嘶作响地继续吸入空气,然后双目紧闭,缓缓呼出,此时,便进入了最佳境界

赤坎人抽大碌竹很讲礼仪,一群烟友中,长者为先,年幼者为后,年幼者抽完后,对年长者、受尊敬的烟友装上一口烟,双手捧上,以示敬意。

大碌竹在人们的手中轮换了几个来回后,满室便是袅袅的青烟与人们浓浓的乡情!烟抽完了,聊天完了,人们神清气爽,体力恢复,平添了几分豪气!

嘿!原来湛江人最特别的交际方式就是——大碌竹!一口大碌竹,一世好朋友!

文章来源:湛江榕树头

编辑 | 雷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