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狐楚给了李商隐难得的希望。十七岁时,李商隐有机会带着自己的诗文拜访当时在洛阳为官的令狐楚。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李商隐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哭李商隐》


曾经很喜欢看《大宅门》,白二爷自从给大格格看病整出风波之后,就一直在家襄助当家的二奶奶,经常被二奶奶拿来做儿子的反面教材:不要像你爸,一辈子窝窝囊囊的!而少年白景琦却懂他的父亲,直接反驳道:他是“一生襟抱未曾开”。白二爷眼眶都湿润了。

后来才知道,这首诗原本是评价李商隐的。

世人对李商隐有多喜爱,对他的误解就有多深。

喜欢李商隐的人,多半喜欢的是他的诗句。白衣飘飘的读书年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往往用在鼓吹老师的作文最末一段。“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经常挂在情侣的嘴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必定会在失恋的心中默默流出。

只是,除了耳熟能详的诗句之外,李商隐的世界对我们是关闭的,他的开门密码在那一首首《无题》诗中,在看似有情无意的字里行间。千百年来,我们无数次试错,却总是无解。

无解的背后,是李商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中晚唐景象在个人身上的折射。

衰门弱族注定了一生穷困的命运

李商隐约生于公元811年,那一年,是唐宪宗元和六年,宪宗皇帝正锐意进取,任用李绛、李吉甫等人,大刀阔斧开展机构改革,国家呈现了一派中兴气象。然而改革春风吹不到李家头上,皆因他们太微不足道了。

李商隐的先祖与皇族同属于陇西李氏,但自高祖起,已经看不到他们与皇族有任何关联。曾祖李叔恒19岁中进士,但只活到29岁。他的后代似乎都被诅咒,基因赋予他们聪明的大脑,却将长寿拿去,仿佛他们存在的价值仅仅为了传宗接代。

祖父李俌,年轻时为了早日就业养家,参加了相对容易的明经考试并顺利得中,娶妻生子。正当一切逐渐步入正轨时,他却英年早逝,走在了母亲前面。老母葬了自己的儿子后,承担起抚养孙儿的责任。

父亲对孩子的愿望总是美好的

父亲李嗣在李商隐出生时,正任获嘉县令。这位县令对儿子寄予厚望:“就叫商隐吧,字义山,希望他能像隐居商山的四皓一样待时而出,也能如他们一般长寿。”

美好的愿望与美丽的银河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仰望,无法企及。

李嗣自己虽然小超先辈,但也只活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他去世时李商隐不过十一二岁,他一下子面临的是极为困顿的处境。

小小年纪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本应是在长辈教诲下快速成长的时期,然而李商隐却无法自由成长,他先是陪母亲将父亲安葬于荥阳,再以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靠做一些誊写的工作维持一家的最基本的运转。

那时候的李商隐孤苦无依,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成为他终生极力摆脱的梦魇。以后他辗转于各个幕府、各个阵营之间,几乎每请必至,很难说不是受到贫困的压迫。

令狐楚给了李商隐难得的希望

在教育上,李商隐可说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自于本家一位处士,这位先生早年进过太学,学得满腹经纶,后因父死丁忧而退学,结果一生被耽搁了,从此与官场无缘。李商隐在处士的教导下,进步飞快,自己也不免得意,以至于多年后还拿出来炫耀。

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

好的老师让人终生受益

十七岁时,李商隐有机会带着自己的诗文拜访当时在洛阳为官的令狐楚。令狐楚是德宗时期进士,宪宗时担任过宰相,此时已经年过花甲,他久历宦海,深谙为官之道,却没有为官者的做派,颇有长者风范。

看了李商隐的作品,令狐楚很是欣赏,就问其家世经历,进而被这个年轻人不俗的谈吐所折服,对他的不幸遭遇予以同情,就让他常来甚至住在家里,与子侄们一同学习,并拿出钱财接济他家里。后来,令狐楚担任天平军节度使后,正式聘用李商隐入幕府担任巡官。从此,在将军的身边,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年。

李商隐之前跟李处士学的是由韩愈、柳宗元提倡的古文,在当时只属于小众。当时日常办公使用的主要是骈文,令狐楚是此间高手。在整个唐代,令狐楚的骈文与杜甫的诗歌、韩愈的散文并称“三绝”,可见其功力。令狐楚注意到李商隐的短板后,将自己压箱底的绝技——骈文写作技法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李商隐。

李商隐很感激这段际遇,终生难以忘怀。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谢书》

在多个场合,令狐楚极力推荐李商隐,将他介绍给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在诗坛上,每当李商隐受到委屈时,令狐楚总是帮他撑腰,毫不客气的骂回去。他俩的关系,早不是上下级这么简单,而是充满了前辈的后辈的提携和维护之情,让早年丧父的李商隐感受到一种温暖的父子之情。这样的关系持续了10年,并不是因为二人后来反目,而是因为令狐楚病故了。即使在令狐楚死前,仍将代草遗表的大任交给李商隐。

令狐绹默默做了李商隐的守护人

大和三年,李商隐二十岁,令狐楚资助他参加科考,唐朝惯例,凡参加考试的举子考前必去高官显贵门前自我推荐,称之为“干谒”,力求一举成名。当年陈子昂、王勃、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没少费心思。这对于一介穷儒李商隐来说难上加难,而落榜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第二年又去应试,仍未中。此后又参加了两次,依旧无果。

学业不成功,爱情也无力。

四次失利,对李商隐的打击很大。他家本穷,科考是唯一的希望,连续的打击让他原本衰弱的身体更加衰弱,原本脆弱的神经更加敏感。二次不中后,李商隐一度不再学习仕进,而开始顺应潮流,入山学道。

道是学了,李商隐也邂逅了美丽的女道士宋华阳及其姐妹,这段感情似乎不明不白,只留下一首最著名的《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好朋友就是好朋友

第五次,李商隐想起了之前在一起学习的令狐楚的二公子令狐绹,此公早就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了。他写信向令狐绹求助“老兄你越来越进步了,我却一直原地不动。”(“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与陶进士书》)令狐绹一直都与李商隐关系不错,这次的主考官恰是他的朋友。朋友连问他三次有无推荐人选,他都肯定的说“李商隐”。

有了令狐绹的帮助,李商隐中了。不仅如此,令狐绹还奉令狐楚之命,将李商隐推荐给在同州任刺史的刘禹锡,他们的关系处于最好时期。

柳暗花明有时遇到的不一定是村庄,还可能是媳妇。

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必须重新找工作。当时他参加吏部铨选又未得中,做官无望,生活眼看要陷入危局。这时,担任泾原军节度使的王茂元向他递来了橄榄枝。李商隐本对王家二小姐情有独钟,这次正中下怀,遂远赴泾州,进入王的幕府,并顺利成为他的东床快婿。

本来事业家庭兼顾是好事,但是李商隐的无意之举却在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他的所作所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即使在后世,也被认为是叛徒。

原因在于,当时的朝堂早已不复宪宗元和中兴时的气象,几次皇权更迭导致朝臣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不断上演派系斗争,逐渐形成牛李党争的局面。代表科举取士集团利益的,以牛僧孺为领袖结成牛党。代表新兴贵族集团利益的,以李德裕为首领结成李党。两党轮流把持朝政,互相视对方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李商隐之前投靠的令狐楚是牛党,而丈人王茂元却是李党干将,他先后依附二人,被认为从牛党叛变为李党,为世人所不齿。

其实,当时的李商隐只是微不足道一穷儒而已。

他在政治上属于失意者,在经济上属于贫穷者。无论令狐楚还是王茂元,都是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他不可能像其他达官显贵一样可以三妻四妾,也难以和同时期的杜牧、温庭筠一样流连于青楼美妓,他唯一的指望就是稳定的家庭和稳固的靠山。面对世人的指责,李商隐无可辩驳,只能发发牢骚。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李商隐


鲁迅没说,美好的生活总是过得太快。

王茂元活着的几年,李商隐基本上无忧无虑,尽享琴瑟和谐的美好生活。王茂元死后,李商隐生活又成了问题,他辗转各地担任入幕之宾以养家糊口。宣宗即位之后,一改支持李党的立场,将其领袖李德裕贬至崖州,李党主力郑亚被贬为循州刺史,在郑亚幕府中的李商隐失业了。他长途跋涉,从桂州回到长安,参加选调。途中,他给各位牛党主官上书,请求在选调时照顾一二。选调的结果是,李商隐基本上回到原地,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职务。

天塌下来的时候,地也不会撑着。

第二年,到了宣宗大中三年,李商隐接受了一个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赴徐州任幕僚,待遇不错。没想到,两年后,卢弘正去世,李商隐再次失业,又一次陷入穷困无依的境地。祸不单行,他的夫人王氏身故,李商隐的痛楚无以复加。但他不能一味沉湎于自己的苦痛中,因为膝下还有一双儿女嗷嗷待哺。

即使是朋友,也只能帮得了一时。

这时候,他的好朋友令狐绹已经成为得势的牛党主力,担任宰相。李商隐泣血求告,请他施以援手。

绝路左之喘牛,用惊丙吉;无厩中之恶马,以役任安。偃仰兴居,惟有歌咏。瞻仰闱闼,不胜肺肝。——《上时相启》

令狐绹没有介意李商隐曾投入李党,也没有辜负李商隐,安排他担任六品的国子博士,这成为李商隐一生中担任的最高官职。相对于李德裕等人的悲惨遭遇,令狐绹能施以援手,不仅没让李商隐受牵连,反而还得到朝廷任命,不能不说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后几年,李商隐依旧辗转幕府,长年患病,加上思乡和思念亡妻,一度影响到视力,最后彻底辞职回家,一边整理诗文,一边饮酒养病,直到约858年去世,享年约47岁。

李商隐开辟了唐诗的另一片天地

李商隐因为出入牛李党阵营,被新旧唐书判为反复小人,但他的诗名流传千古。衰门弱族注定了他不能成为达官显贵,施展政治抱负,体弱多病也使他成为一个多愁善感之人。牛李党争消耗了最优秀的人才的能量,导致大唐局面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倾覆。种种缘由导致李商隐不敢直抒胸臆,往往借助各种梦境与意象,委婉、晦涩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对自身和帝国的种种哀伤,凝结成缠绵悱恻的哀婉,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开局面、五彩纷呈的晚唐诗歌胜境。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李商隐



没有名人加持的结果会有多惨?

李商隐死后,没有韩愈之类的鼓吹“李杜文章在,光芒万焰长”,也没有苏轼之流的竖起大拇指“文起八代之衰”。他的遗产,后来被韩偓、唐彦谦等人继承。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大宗师,韩偓等人充其量只是个小喽啰。到北宋时期,杨亿等上不了台面的西昆体诗人无病呻吟,一味模仿,最终流于形式。他们表面上将李商隐举得高高,实际上却摔得粉碎。

至于李商隐那些意旨高远的诗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早已被他们遗忘。

李商隐的影响力总是超出想象

除了我们无病呻吟的吟诵外,有两个人很好的吸收了李商隐的精髓,运用于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叫《红楼梦》,一部叫《雪国》。

曹雪芹在创作中,深度学习了李商隐诗歌中对神话意境的描述,不仅创造出了太虚幻境这一世界,还设计了“木石前盟”这一神话。其中状写女性的灵性与唯美,无不渗透着李商隐的美学观。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李商隐


川端康成的《雪国》对李商隐的学习展现在结尾: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雪国》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小职员、中年油腻男岛村三次去雪国,邂逅一位叫驹子的艺妓,二人产生了一些不可言说的情愫。全书充满了一种悲观厌世的颓废情绪,充满了徒劳和虚无。但是驹子的生命是鲜活的,这与岛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李商隐


李商隐自己一度陷入各种爱恋相思之中,无论是对宋华阳姐妹还是柳枝姑娘抑或夫人王氏,均充满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和事实上的无能为力。

岛村最后的心情,李商隐也有,只不过化为了诗句: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燕台诗-夏》

那个一生穷困又多病的男人,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活成了令我们仰望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