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常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因各种病因而发病,因心肺脾肾气虚部位不同而并见不同的症状。

1.心气虚证主要表现:胸闷,心悸,舌质淡,脉虚结代。

2.肺气虚证主要表现:少气短息,动则益盛,平素易感冒,咳嗽无力,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弱。

3.脾胃气虚证主要表现: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舌淡苔白,面色萎黄,脉缓弱。

4.肾气虚证主要表现: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气虚调理预防:

1. 气虚体质的人平素宜采用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人参、山药、龙眼肉、薏苡仁、黄芪、党参、粳米等;人参自古是补气上品要药,主要功效成分为其皂甙 rh2类补气益精;黄芪益气固表,主要功效成分氨基酸、胆碱类,党参主要功效成分甾醇类补中益气,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水梨、黄瓜、苦瓜、蚌类等。

2.适量运动。气虚体质易出现肌肉松软,倦怠乏力,不喜运动,抵抗力弱,因此生活调摄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规律,适当运动,但是运动强度不宜大,低强度运动为宜,不适合长时间激烈的运动,以免耗伤正气。

3、平时可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沿一横指处),能健脾益气,强身健体。

气虚常见症状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虽然这种症状在气虚男中尚属少数,但不容忽视。气虚当益气,适合食用甘平、甘温益气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