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金庸,不武俠”這句話是絕大多數金迷的口頭禪,金老庸十五部作品詮釋了“武俠”二字,即便是短篇的《越女劍》中也以武俠的方式重新詮釋了“西子捧心”、“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典故,讓人感嘆“原來歷史可以用如此浪漫的方式講述”,在金老十五部作品中誕生了無數經典的人物以及武功,但有一類武功最吸引讀者的眼睛,那就是劍術,因此也可以說“無劍客,不武俠”,一把長劍,一手飄逸的劍術,這不就是俠客該有的樣子麼?本文就來聊聊金庸筆下七位最強的劍客型角色。

​第七名:林朝英

排在本榜最末的乃是登場於《神鵰俠侶》中的一位女劍客,即是那古墓派的創派祖師婆婆林朝英女俠。林朝英的一生無疑是個悲劇,但這與她武藝的高低無關,她創出了一套玉女素心劍法,在《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兩部作品中除了未登場的“劍魔”獨孤求敗劍術在她之上,其餘用劍的高手在她面前都不值一提,要知道她憑藉這套劍法讓自己的武藝超過了黃藥師、段智興、歐陽鋒以及洪七公這四絕,天下唯有“中神通”王重陽的武藝能夠與她相提並論,不過原著中對於她的描述太少,只能通過“與王重陽武功齊平”這點來判斷她的劍術冠絕雙鵰時代。

金庸筆下7大劍客,風清揚不夠格,獨孤求敗第二,一人達無劍境界

(林朝英劇照)

第六名:白公公

排在本榜第六位的這位劍客比較特殊,它並非人類,只能算是一位“獸劍客”,它也是金庸筆下除了“神鵰”之外最具傳奇色彩的獸類了,它既是白公公,一隻白猿。

白公公登場於《越女劍》這一短篇故事中,它的戲份算不上多,但是它的形象卻又十分立體,它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它乃“劍仙”化身,主角阿青正是在牧羊時遇上了這隻會用竹棒的白猿之後纔有了後來一系列的奇遇,它與阿青嬉戲打鬧,無疑間共創了那套超凡脫俗的“越女劍法”,阿青憑藉這套劍法輕鬆擊敗了一千甲士和一千劍士,這無疑是白猿的功勞,可惜白猿始終只是獸類,在武功造詣方面不及和它亦友亦徒的阿青,後來因爲想要阻止范蠡接近阿青而被阿青打斷了雙手,從此與阿青緣盡,它的劍術生涯也止步於此。

第五名:阿青

阿青的劍術是與白公公打鬧時共創出來的,不過她憑藉自己“是人”這一點略勝白公公一籌,不過讀過《越女劍》原著的朋友一定知道,阿青這角色過於稚嫩,心智不太成熟,對於自己擁有的這套高超的劍法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掌控,爲了自己傾慕的范蠡,居然能夠對自己亦師亦友的白公公下狠手,這點讓筆者頗爲不爽,但從劍術水平的角度來說,阿青又堪稱頂尖,畢竟只是偷看她舞劍影子的越國武士也再後來憑藉她的這套劍法攻下了吳國。

多數讀者因此而認爲阿青是金庸筆下最強的劍客,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阿青站在了歷史勝者的一方,“三千越甲可吞吳”是歷史事實,她是位高手,但不該被神化,你看看同樣會“越女劍法”的郭靖,他守衛襄陽城即是站在“歷史的對立面”,所以無論郭靖有多強的武功,他的結局都只能是悲劇,因此在武俠的角度,筆者只能將阿青排在第五位。

第四名:張三丰

張三丰無論是在《倚天屠龍記》中還是在現實歷史中都堪稱一代宗師,他創出的太極劍法冠絕武林,至少在整個倚天時代,沒有任何一位高手能夠在劍術上勝過張真人一籌,不過更難能可貴的是張三丰又不是一個純粹的劍客,他的拳術、陣法都堪稱一流,因此他算是金庸筆下最爲全面的一位劍客。

第三名:令狐沖

令狐少俠被排在第三名的位置也許有人會不服,畢竟他的獨孤九劍是從風清揚那兒學的,風清揚尚且不能上榜,就這麼一位在《笑傲江湖》中幾乎一半時間都在受傷的主角,他憑啥上榜?答案其實很簡單,金老在《鹿鼎記》一書中交代了令狐沖的真實水平,風清揚並沒有將獨孤九劍練到極致,而令狐沖卻是接近獨孤求敗的水平。

金庸筆下7大劍客,風清揚不夠格,獨孤求敗第二,一人達無劍境界

(令狐沖劇照)

《鹿鼎記》中那澄觀和尚有這麼一番心裏活動,原著道:“但見那女郎拳腳越來越亂,心想:‘古人前輩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澄觀作爲一個後世之人,聽聞過獨孤求敗,沒理由沒聽說過風清揚,何況風清揚當年的成名絕技就是獨孤九劍,他跳過風清揚去談令狐沖,很明顯是因爲令狐沖將這門功夫發揮到了極致,所以令狐沖的實力在《笑傲江湖》正篇故事之後,應該是到達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第二名:獨孤求敗

金庸筆下7大劍客,風清揚不夠格,獨孤求敗第二,一人達無劍境界

(獨孤求敗劇照)

作爲獨孤九劍的創功者,他理所應當排在令狐沖之前,金老筆下一直都有“創武功的人比學武功的人厲害”的設定,拋開這些設定不說,光憑一句:“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爲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就足以證明他的實力,而在獨孤求敗的理解中,劍術的最高境界就是“飛花摘葉,皆可傷敵”,也就是說劍客使用劍術完全可以不拘泥於武器是否是劍,於是由此引出了排在第一的那位劍客。

第一名:段思平

金庸筆下7大劍客,風清揚不夠格,獨孤求敗第二,一人達無劍境界

(段譽劇照)

獨孤求敗是“飛花摘頁,皆可傷敵”,而大理段氏的祖先段思平的境界顯然又比他要高上一層,他所創出的六脈神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不算是傳統的劍術,但基於“劍魔”獨孤求敗的理論來看,它完全就是更高境界的另一種劍術,獨孤求敗尚且要拘泥於草木飛花,段思平已然不屑用武器,但憑十根手指便能發出劍氣,以氣爲劍,這纔是金庸筆下最強的劍客,並且在七人中,也只有段思平超脫了武林的範圍,橫掃千軍萬馬,成爲了大理皇帝,他無疑纔是金庸筆下第一劍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