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於“妝花”鑑別的極簡攻略(能解釋成這樣,我們已經盡力了)

文 | 春梅狐狸 Alina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轉載請後臺聯繫申請授權)

本文是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絲織品種”一文通! | 讀書筆記》最後留下的問題的解釋,爲了說明問題以及讀書會羣內討論,多補充了一些其他內容。

通經回緯

妝花是“通經回緯”讓很多人不理解,因爲一般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關於“緙絲”的“通經斷緯”(其實是一個東西兩個措辭)。其實這種工藝存在於很多織物上,區別在於,緙絲的“回緯”會在另一頭接續上,它整幅織物都是由“回緯”組成的。

但妝花可以被視作額外添加的工藝,沒有妝花那塊織物也成立(緙絲去掉“回緯”就只剩下經線了)。

緙絲

沒有回緯,整塊料子就只剩下經線了

妝花紗,黑線部分是妝花

沒有妝花(回緯),依然還是一塊絞經紗

妝花綾,黑線部分是妝花

沒有妝花(回緯),依然還是一塊斜紋綾

從根本上來說,妝花只是一種織造技法,一種工藝。和圖案是什麼無關,和原料是什麼無關,和地部織物是什麼更無關。只要是在織物上通過挖梭工藝織的花,就是妝花了。在緞地用挖梭工藝織花,就是妝花緞;在紗地用挖梭工藝織花,就是妝花紗;甚至在絨地用挖梭工藝織花,就是妝花絨。

如何肉眼辨別妝花

織物的地部和花部,尤其是在花的間隔很開的情況下,厚度是不一樣的。可能不是太明顯,但是仔細摸一下,會感受到差異。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看一下織物的反面,應該會像下圖一樣,反面的紋緯,不僅是隻有局部使用,而且在反面是不與經線交織的。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妝花織物都需要配合襯裏的原因,否則隨便蹭一蹭就掉了。第三,就算滿足以上兩個條件,還要觀察背面紋緯浮現的走勢,因爲從製造方法來看,同一根地緯上方覆蓋的彩緯基本是差不多時間織成的,因此如果同一個水平方向上有同色花,並且間距不小的時候,爲了避免浮緯過長,一般是會另外用一根絨管(雲錦裏織紋緯的梭子被稱爲絨管)分開織,也就是說,背後基本上不會出現水平面的單根長浮緯

這段文字可能比較抽象,我們可以簡潔的歸納一下——

從正面看:

A、妝花部分的彩絨線如同鋼琴黑鍵一樣,是從白鍵的縫裏“擠”出來的,是夾在兩根地部織物的緯線之間;

妝花紗局部,紅線和白線部分是妝花

B、妝花部分的彩絨線有明顯的凸起感,比緯線要粗很多,必須這樣才能“擠”出來以後蓋住緯線顯出圖案來。

黃色和紅色的是妝花線

從背面看(其實背面是最好區別的):

A、可以看到彩絨線拉來拉去的線頭,就像繡花背面一樣(不是雙面繡),只是因爲妝花線只在它需要顯花的地方出現,臨近顏色的部分直接拉過去就行了。

妝花紗的背面

但是這個線頭不會跑得很遠,很遠的話就直接用另一管繞同色線的梭子。

B、妝花的正反面不相對也不互補,你可以大致看到一個輪廓,僅次而已。

妝花紗相同圖案的的正反面

所以妝花和緙絲也很好區分,緙絲是平的,正反面基本一樣,妝花有凸起感

上次文末問題的答案

最後給大家留個作業。是這樣的,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商家售賣價格很低的織金妝花緞,就去找他們客服要了織物反面的照片。客服當時拍給我的照片如下:

然後我問了一下,這個背面是襯裏嗎?客服告訴我,這是織上去的,我們看過文物,文物就是這樣的。

請指出客服的錯誤之處。

明顯可見的錯誤有:

1,客服說整塊料子是織成的,但是中間明顯是有拼接痕跡(整塊料子織和拼接,價格和難度都有區別哦)

2,拼接的料子明顯沒有妝花背面明顯凸起回緯的效果不同,基本可以判斷是通梭(通緯),不可能是妝花。

終極道理

其實,妝花還有一點很好認,它特別特別貴!

小几千的,根本扛不住它,大幾千的,妝花部分也特別小。真正的寸花寸金!

你想啊,緙絲機很小且易得,家裏能放下,一人能操作,一個扇子片也要一千左右。像雲錦的那些妝花緞,用花樓機(妝花本身並不限定織機),好幾米高,專門弄個廠方才能裝得下,兩個人配合操作,你覺得開多少價合適?

特別說明:

本文僅用於妝花的簡單識別,不可作爲唯一準則。

文中出現的妝花紗爲現代手工織造,並非某漢服商家的機器仿製品。

文中引用部分來自於《令人眼花繚亂的“絲織品種”一文通! | 讀書筆記》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