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彭怀仁

一天早上,刚吃过早点,手机便叮铃响起。我忙进屋拿起手机,电话那端传来文友老杨的声音:彭兄,好久不见,您还好吗?又有什么新作了?

这些年来,闲暇之时,熟识的老文友,常常像热恋中的情人,喜欢煲电话粥,不时聊聊读书、创作的闲话。谁先想起,谁拨电话。老杨是个热心肠的人。按说,我们都是古稀老人,属于慢半拍的主儿,可他一点也不慢,十分活跃。

听完他的话,我说,听你的声音,中气十足,一点也不像老年人。他说,我不过是假装年轻罢了,人活着,就活一个心态。再说,天天读书、写作的人,大多思维活跃,你也一样呀!你我都属于“打叠精神,再把那风流卖”的角色,人活着,就活一口气,这口气没了,人也就完了!我说,言之有理,心态要好,一口气要有,二者不可缺一。至于创作,不言多少,只言健脑,写着玩玩,自我欣赏,想写则写。他说,对、对、对,写着玩,写着玩,自己逗自己乐。

放下电话,我心里不觉涌出一股温暖来。文友之间,相互往来,说说心里话,这是一种温润,它能滋养人的心灵,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候,你写一篇文章,突然写不下去,拿起手机,拨个文友的号码,说说你的困惑,文友一条建议,你的心灵便生出一个亮点,你那发埂、写不下去的文字,便可继续向前流淌;有时候,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同样可以打个电话,向文友讨教,文友一个主意,便能帮你解开疙瘩,使你心胸豁然开朗;有时候,你发表了一篇短文,文友打来电话,夸你两句,你的内心便浸出一股愉悦,顿生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你的浑身便充满了温暖。这种温暖,不是来自太阳,不是来自电热,不是来自炭火,而是文友内心喷发出来的热浪。

我还意犹未尽,手机铃声又悠悠响起。那边传来一个不太熟悉的声音,他自报家门之后,我知道他是我在网上认识的文友,这两年来,我们常在网上交流创作的甘苦。难得他从千里之外,送来一份问候。收下他的问候之后,免不了也客套几句。说完后,依然觉得内心涌出一股温暖。看来温暖人人都有,就看你肯不肯送人?你送给别人之后,一份温暖,变成了两份温暖,你的温暖就会温暖着别人。

1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传递快乐》的随笔,我想,快乐可以传递,温暖同样可以传送,就看我们肯不肯将温暖传送给他人,就看我们能否用自己内心的热情去温暖他人,来个互送温暖。

来源:大理日报

编辑整理:陈文

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关注大理日报数字报

△广告

△广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