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砚记录了赵成德30多年的追梦旅程。 从年少时的“放羊娃”到1987年在家乡岷县办起第一家个体洮砚厂,再到进军兰州成立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赵成德结缘洮砚已30多年。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30多年来,赵成德凭一腔爱国热情,执一颗铁血丹心,一直奔走在向外界展示甘肃洮砚的艰辛征途上。他把最好的砚匠请到厂子里担任技术骨干,让千年古砚成为定西乃至甘肃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他和他的创业团队更注重创新,让洮砚一直挺立于市场潮头。 在建国五十周年、神舟飞船发射等党和国家的重要日子或重大庆典,以及从党的十五大到十九大召开,他的洮砚公司都会设计创作大型纪念洮砚,向党和国家隆重献礼。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他们创作“九九归一”巨型洮砚,以省政府名义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东方醒狮砚”,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和十六大胜利召开献礼;“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纪念砚”,献给中国的航天事业;“辉煌砚”,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

  2015年国庆前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赵成德特制了“人民必胜”抗日战争纪念洮砚,还有各种红色革命纪念砚,孙中山、宋庆龄、十大元帅等革命先辈历史名人砚。 此外,赵成德还向社会各界捐赠洮砚达8000余方。 赵成德和他的团队用洮砚反映大千世界,反映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用洮砚歌颂伟大的党,歌颂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和伟大成就。

  据了解,近年来,他响应党的号召,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带领50多名砚工历时三年精雕细琢而成洮砚制作中的“两弹一星”,即重达118吨的“爱我中华腾龙”砚、129吨的“圆梦中华翔飞砚”和重达19吨的“一带一路”砚。因此赵成德也被喻为西北砚台王 。

  据赵成德介绍,“一带一路”砚长5.9米、宽3.5米、高1.50米,重量达19吨,其上雕刻有19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巨龙”,以及穿行在欧亚大陆的“复兴号”高铁、翱翔蓝天的飞机、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标志的西安大雁塔、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和“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还有大漠驼队。“一带一路”砚更凸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这预示着当今中国的复兴众望所归。响应国策雕巨砚,重现丝路报国恩。“一带一路”砚在敦煌文博会上展出后,每天有几万人慕名参观,产生了轰动效应。目前“一带一路”砚安放在月牙泉,继续让世界各地的游人参观。

  作为开发洮砚的领头雁,自制作推出“九九归一”巨砚以来,赵成德的洮砚事业天天都有新发展,年年都有大举措,洮砚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有关领导、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尤其是策划的巨型洮砚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后,更是名声大振,誉满九州。他还被聘为甘肃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 赵成德如此热爱洮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想为家乡老百姓脱贫出点力。在他的带动下,家乡一拨又一拨的贫困农民加入到砚农大军中来,掌握手工技能,传承非遗技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砚无只语,洮代其言。如今他的岷县洮砚厂培养的大多数家境贫困的砚农经过在工厂的实践、磨炼后,自己开起了洮砚家庭作坊,有的在县城甚至国内大城市都建立了生产、销售点,有的举家进城,购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乐善好施已经是赵成德的生活习惯了。30多年里,他的洮砚公司不仅在岷县扶贫攻坚战中竭尽全力,还倾心公益,救助山区儿童,多次为农村学校捐款捐物,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洮砚产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多了一分思考:家乡岷县草原广阔,山花烂漫,中药材资源丰富。这些和洮砚石一样,都是村民身边的独特资源,何不从它们身上梳理共同点,寻找出一条新的脱贫渠道呢? 于是,赵成德又盯上了蜜蜂养殖!他利用定西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市县政府大力呼吁发展养蜂产业,拓宽群众的脱贫致富路。2015年5月,他抓住机遇,成立了田蜜蜜中蜂养殖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带动岷山崖王村一带的农民养蜂致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谈及赵成德先生未来的事业计划时,他略有沉思,然后打开了浓郁的眠县口音,给我述了他将来的五大心愿。 心愿之一:我目前正在制作即将完成“圆梦中华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并将无偿捐献给国家收藏。 心愿之二:我几十年来倾尽所有,收藏了近万幅名人字画。我将把这些字画捐献给国家,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心愿之三:我制作的“中华腾龙砚”即将和商家成协议,拍卖价为两个亿,拍卖成交后将拍卖所得五千万捐献给相关慈善基金会,五千万奖给长期关心和支洮砚事业的各界有识之士,五千万奖励给修建洮砚文化产业园及洮砚博物馆的有社会担当的人士,五千万将用于偿还我本人的债务和上缴国家税收。 心愿之四:我将打造一个集参观交易、文化交流、艺术收藏于一身的洮砚文化产业园,营建一个洮砚博物馆。使洮砚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文化名片。 心愿之五一:我是洮砚传承人,洮砚厂是我和几代传承人心血的结晶,如果因为目前的经济困境而拍卖掉,这将是我县乃至我省的一个文化之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保留住“中国洮砚之乡”这个来之不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是啊!他的愿望是朴实的,也是伟大的! 因为,洮砚,就是老赵全部的语义。洮砚,就是他的光荣和梦想。他的人生因洮砚而璀璨,因雕刻艺术而光彩。然而,随着不断的开采,洮砚石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有枯竭的一天。资源的枯竭,加上工匠的流失,致使洮砚这一支撑赵成德经济命脉和雕刻艺术的产业也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甚至到了失传的地步。 为此,赵成德说:“我在完成我的‘五大’心愿后,我将告别洮砚这一产业,结束这个我做了30年的‘洮砚梦’,因为这个梦我已经做了30年,该到梦醒的时候了。” 说这话时,这位耿直倔强的岷县汉子,眼睛湿润了,豆大的泪珠从黑里透红的脸颊滚落,重重地掉在地上,摔成八瓣,瞬间被滚烫的黄土稀释,化得无踪无影。 是啊!赵成德这位朴实的农民,在岷县土生土长的汉子,从小就和洮砚结下不解之缘的“洮砚王”,将要告别他的“洮砚梦”时,怎么不泪流满面呢? 不管怎样,他公司创作的“九九归一”、“中华民族大团结”、“东方醒狮”等大型洮砚作品,先后被国家博物馆、香港特区政府等珍藏,对于这点,他是欣慰的。 目前,他的厂子和自己本人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仍不屈服,继续雕刻着他的人生之路。向浩瀚的人生海洋挺进,扬帆远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