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其個人頭條號上的一篇簡短評論,溫彬出國休假之前去銀行換匯,從與銀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可以看出市場上並未出現恐慌性購匯的現象。

然而網友卻不買賬:

這邊還在討論着購匯是否有限制,那邊又傳出消息:

8月16日下午,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上海自貿區各銀行接到通知不得通過同業往來賬戶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幣資金,以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增加做空成本。

記者隨後致電某上海自貿區分行行長,其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來自央行的相關通知,但如果通知下發,將會第一時間執行。

今日,離岸人民幣大幅反彈近700點,報6.88附近,漲逾1%,創2月以來最大漲幅。

此前,外媒消息稱,鑑於近期離岸人民幣價格波動較大,即日(8月16日)起,上海自貿區分賬覈算單元(簡稱FTU)的三個淨流出公式暫不執行,各銀行不得通過同業往來賬戶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幣資金,同時不得影響實體經濟真實的跨境資金收付需求。

儘管上述行長稱尚未收到通知,不過某國有大行金融市場部外匯交易員當日下午對記者表示,“下午,明顯感覺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似乎被抽走了,美元/離岸人民幣掉期點大漲,離岸人民幣也大漲,今天市場十分波動。”

某外資行金融市場部交易主管對記者表示,今天似乎又有些中資行在透過外匯掉期來收緊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近期,離岸人民幣表現較爲弱勢,隨着土耳其危機發酵,8月15日夜間,美元/離岸人民幣一度觸及6.94。

路透終端顯示,離岸人民幣隔夜掉期隱含利率週四盤中一度大漲264個基點至3.570%,最新則報2.372%;一年期的掉期隱含利率則一度漲85個基點至3.990%,最新報3.660%。

通俗而言,掉期點就是遠期匯率減去即期匯率的點差(未計交易成本),掉期價格的理論基礎是利率平價理論,即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於兩國貨幣的利率之差。如果美元流動性趨緊,那麼上述掉期點一般體現爲下降,反之,如果人民幣流動性收緊,一般而言掉期點就上漲。

與今天掉期點大漲的情況不同,其實今年以來,美元/人民幣掉期點持續下行。7月30日,境內美元/人民幣一年期掉期時隔四年五個月再次由升水轉爲貼水,境外美元荒的情況也持續存在。掉期點下降主要反映的是中美利差收窄,因爲近期中國市場流動性寬鬆, MLF和定向降準不斷推低人民幣資產收益率的同時,而美聯儲仍處於加息週期,導致中美利差不斷收窄。

1

新聞多一點

強美元“引爆”外匯市場

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面臨

內外雙重衝擊

劉燕春子

近幾日,新興市場貨幣可謂是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土耳其與美國之間的矛盾繼續發酵,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市場擔憂情緒增加。受到土耳其里拉的拖累,其他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也出現“跳水”,阿根廷比索、印度盧比以及南非蘭特等均未能倖免。

此次美國對土耳其實施的制裁措施僅是引發新興市場此輪貨幣暴跌的“導火索”。事實上,自今年年初起,包括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印度盧比、南非蘭特以及巴西雷亞爾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持續貶值,表現低迷。造成這一現象最爲明顯和直接的原因是美元的強勢表現,美元指數的不斷上升致使非美貨幣出現相對貶值。除此之外,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面臨的風險還包括美聯儲漸進加息的貨幣政策、地緣政治衝突以及自身經濟的脆弱性。

其中,美元的強勁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成爲觸發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風險的關鍵因素。美元指數在近4個月以來節節攀升,非美貨幣持續承壓。目前,美國經濟前景較爲樂觀,從經濟數據指標上看,無論是經濟增速、通貨膨脹率還是失業率,均顯示出當前美國經濟良好的發展態勢。此外,從政策上看,儘管美國挑起與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爭端,但截至目前,並未對美國經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此外,美國政府實施的稅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爲美國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支撐。

與此同時,美聯儲實施的漸進加息政策進一步爲美元提供了上行動力。從目前美聯儲的表態和市場的預期來看,美聯儲或將在9月和12月分別加息一次。漸進加息與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收緊了全球美元流動性,這對在金融危機過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受惠於全球金融市場寬鬆流動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無疑是衝擊和壓力。美聯儲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興市場經濟體的GDP增長更容易受到美國貨幣政策收緊外溢效應的影響,並且隨着全球利率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興市場經濟體積累了迅速增加的大量債務,而這也令外界擔心這些經濟體或將面臨融資危機。

路透社專欄作家布魯斯·克拉克(Bruce Clark)撰文表示,現在土耳其里拉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及其引發的美元上漲的突出受害者,並且隨着美國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進行,其他面臨美元不利影響的國家可能也會發現自身的貨幣將面臨類似的壓力。而廣發證券分析研究認爲,每一輪強美元推動的新興市場危機都是在美元升值背景下,當期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突然出現流動性、融資條件急剎車,並導致槓桿率陡然上升所致。匯率貶值既是這一過程的表象,也與新興市場經濟失衡形成了負反饋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自身的脆弱性是其貨幣風險的內在重要因素。儘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經濟基本面良好,里拉很快就會達到理性的水平,並且據外媒報道,土耳其財長擬於本週四召開電話會議,安撫投資者擔憂的情緒。

然而,內在阻礙不除,外部救急也僅是治標不治本。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爲,新興市場貨幣急劇貶值是部分國家脆弱基本面的顯性化。“2018年以來,全球金融風險重新集聚,美聯儲加速加息和市場風險偏好的回落,驅動全球流動性撤離新興市場。”程實進一步表示,以土耳其爲例,經濟的不平衡和貨幣寬鬆由來已久,近期的大幅貶值只不過是“火藥桶”的引線被點燃。“一是經濟內生動力較弱,顯著依賴於外部融資,土耳其外債佔GDP比重超過50%;二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前期偏“鴿”派,目前通脹水平已超過10%;三是國內銀行壞賬率較高,且經常項目長期赤字,對其違約的擔憂始終存在。在今年以來美元重回強勢、金融風險偏好下降、地緣風險集聚、全球化階段性倒退的宏觀大背景下,土耳其里拉的貶值在情理之中。”程實分析稱。

事實上,受到強勢美元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衝擊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其自身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與脆弱性。然而,解決這些經濟“頑疾”並非一蹴而就。面對貨幣貶值風險,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只能選擇先“救火”,解決眼前的困境。

從今年年初至今,阿根廷比索已經貶值超過30%。今年早些時候,在強勢美元的攻擊下,阿根廷比索失守,對美元出現大幅下挫。隨後,無力救市的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援助,最終IMF宣佈與陷入危機的阿根廷政府達成爲期3年50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部分貸款將被用來充實阿根廷央行的外匯儲備。隨着土耳其與美國矛盾的加劇,阿根廷比索受到連累繼續下跌。阿根廷央行本週一宣佈,將七天期LELIQ(流動性票據)上調500個基點至45%。與此同時,阿根廷央行還宣佈將減少短期債券發行量,以減輕債務負擔。

另外,南非央行副行長丹尼爾·姆米內萊(Daniel Mminele)對路透社表示,目前南非蘭特的匯市情況距離央行干預還差得很遠,如果形勢出現惡化,南非央行可能會調整政策利率。與此同時,在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俄羅斯對美國實施反制措施的背景下,俄羅斯盧布表現疲軟。有分析人士認爲,俄羅斯或將在未來更多地考慮加息的可能。

此外,今年6月6日,印度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也宣佈加息,上調其回購利率0.25個百分點至6.25%,上調逆回購利率0.25個百分點至6%。此次加息的目標之一是應對印度盧比貶值壓力。而在8月1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再次加息25個基點,將回購利率從6.25%上調至6.5%。

近期本網熱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