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致股東年度信函:自去年北京大幅放寬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對華投資限制以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成爲貝萊德的首要之務。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據英國《Financial Times》最新報道顯示,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 (BlackRock)即將在本週一(4月9日)公佈一份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致股東的年度信函。該份信函顯示,公司的首要事項之一是增強在亞洲的存在和滲透,特別是在中國的。

拉里•芬克表示,自去年北京大幅放寬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對華投資限制以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成爲貝萊德的首要之務,儘管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正在不斷加劇。

三大市場趨勢指引貝萊德,中國成爲重中之重

芬克在致股東信中指出,有三大趨勢可能“極大地改變我們公司和我們的行業”,分別是全球退休市場的變化、科技日益強大的作用以及中國的機遇。

芬克表示,“從現在到未來,貝萊德的一項首要之務就是增加我們在世界各地高增長市場的影響力和滲透率,尤其是在亞洲,而且特別是在中國。人口、經濟和監管方面的變化——包括這些市場的高儲蓄率和家庭金融資產的快速增長——將創造重大機遇。”

2017年底,貝萊德宣佈,其在上海的外商獨資企業(WFOE)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經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成爲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PFM)。

上述外媒報道還指出,據知情人士透露,貝萊德將於今年夏天推出一支投資中國股票的量化基金。但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對投資者資格有限制,將其侷限在富有的個人和機構之間。

芬克稱,相比之下,“基金管理公司”牌照允許向當地人出售共同基金,(對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所有權限制)的這一最新監管開放,再加上近期其他的一些市場發展,可以顯著提高公司擴大影響力的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貝萊德對中國市場前景展望表現的相當樂觀,但是芬克提醒表示,資產管理公司必須爲中國的長期發展做好準備,他預測國際集團需要許多年才能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立足。

據瑞銀(UBS)數據顯示,隨着中國縮減對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活動的限制,至2025年中國的共同基金產業可能上漲至7.5萬億美元,達到今日美國市場規模的近一半。據該行估計,同一時期中國共同基金的運行費用將擴大5倍至420億美元。

貿易戰成關鍵風險!但經濟擴張有望撐起風險資產

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的當下,貝萊德環球首席投資策略師Richard Turnill團隊最新“環球投資評論”中指出,美國提出的貿易新措施,與過往倡導的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背道而馳,可能構成全球經濟和市場的關鍵風險。

貝萊德智庫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出口貨品近半組件來自國外,一旦緊張局勢惡化,美國對中國施加關稅,而引發報復措施,將會影響全球供應鏈而廣泛波及經濟環境。

Richard Turnill表示,儘管貿易局勢緊張加上美國財政措施,令2018年經濟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但是,貝萊德的基本看法是經濟穩步擴張可望撐起風險資產的表現。

拉里•芬克亦就貿易戰發表評論稱,“特朗普只要去看一下金融市場本身,聽一下市場的聲音,我也相信就像我們在鋼鐵和鋁材市場本身看到的一樣,它的發展、它的前景。”他非常希望中美兩國能夠通過對話,找到共同點,打造互信,爲兩國經濟體打造更好的未來。

國際資本持續青睞新興市場,中國將登上世界舞臺

進入2018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受到了貝萊德、美銀美林、瑞銀集團等一衆頂級機構的青睞。

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2018年,由於貨幣幻覺的退散、美股的動力換擋和全球經濟多元化的再度漲潮,經濟增長更快、更富生機的新興市場將得到國際資本的持續青睞,全球投資重心將從發達國家轉移至新興市場。

貝萊德智庫在其“2018年全球投資展望”報告中,就中國登上世界舞臺進行了重點討論表示,中國遏制信貸膨脹,注重提升增長質量,利好未來長期發展。

貝萊德通過“兩種經濟對比”圖表展示以私營企業、科技、醫療保健及清潔能源爲基礎的新型經濟如何推動增長。貝萊德表示,中國將繼續專注深化改革,大力倡導自主創新,帶動中國經濟由製造業主導模式向服務業主導模式轉變。

此外,削減產能有助穩定商品價格,提升中國出口貨物價值,貝萊德認爲中國出口產品價格走高,有助溫和推動全球通脹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