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爲中國統一中國多個名族封建國家的發端,是史冊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筆墨。

秦始皇也是秦帝國的締造者,‘廢分封,設郡縣’,實行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制度;開創‘車同軌,書同文’大一統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譽。

在這千秋功業的背後歷史的深沉原因,使我們不得不放大歷史視野,追溯一下在秦始皇之前他的先輩們的發展史。秦始皇的家族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秦始皇的先輩們的積累與統一六國之間,又有怎樣的必然聯繫呢?

秦始皇繼位之前,從有歷史時間記載的秦莊公開始經歷了35位先君,秦朝家族爲了這個目標奮鬥了將近600年,其中秦朝第六位君王秦襄公建立了秦國,是秦國崛起之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秦國的建立和周朝有着密切的關係。周朝分爲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爲春秋和戰國。周武王滅商到周幽王被殺是西周時期,周武王滅商後封了許多諸侯國,被封諸侯國裏面沒有秦國,秦國那時還是一個小族羣,直到西周第八位天子周孝王,纔有了秦朝第一塊封地。

秦族羣的首領非子是爲周孝王養馬的,因爲馬羣繁殖茂盛,體壯肥美。非子得到了周孝王的嘉獎:“續嬴氏祀,號曰秦贏”。非子被封卿大夫,卿大夫還要比諸侯低一個階層,所以秦還算不上是秦國,只是有了自己的封地。

西周實行世襲制,封地和官職可以父傳子一代一代傳下去。世襲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天子掌握的兵權一旦不能壓制諸侯,那麼天子的地位極具下降,天之也就不能號令諸侯,這時的西周王制正走向衰落,這恰恰也給了秦朝立國的機會。

西周總共12位君王,最後三位是導致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西周第十位君王周厲王,與民爭利、壓制言論,這樣的政治高壓只實行了3年就遭到了國人的暴動,周厲王離京而逃,一逃就是14年。

西周第十一位君王周宣王,上任初期革除弊政,一度出現復甦的跡象被稱之宣王中興,由於在對戎族和南方用兵,連續作戰失利喪失了大量軍隊,掌管的軍隊數量極具減少。

最後是更有名的周幽王,周幽王爲了一個女人烽火戲諸侯和廢王后廢太子。這個女人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美女褒姒,周幽王爲了博得美人笑隔三差五的點燃烽火戲弄天下諸侯,也爲了她廢除王后和太子。王后她爹是諸侯中的申侯,聽說自己女兒被廢除就聯合繒侯和西戎去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後前來勤王的諸侯少之又少,結果被殺美女被搶。

此次勤王之戰中有一個人作戰非常有力,那就是秦朝第六位君王秦襄公,秦襄公有政治眼光,知道這次勤王是個歷史機遇;有政治魄力,敢於帶兵來救。周幽王被殺西周時期結束,迎來了東周第一位君王周平王,因爲秦襄公在營救周幽王時表面出衆,得到了周平王的嘉獎:“襄公於事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地”。

這時的秦才真正被封爲秦國,在政治舞臺上有了自己的名份,能和晉國、燕國這些老牌諸侯國平起平坐。在秦帝國崛起的道路上秦襄公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秦國曆史長達600年之久,秦襄公起到了開拓者的作用,秦國不只是秦襄公還有許多君臣爲了達到統一中國這一目標一生都在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