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26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曹操,字孟德,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梟雄之一。他是宦官後人,被視爲寒族;其父卻又曾位列三公,算是名門之後。他曾刺殺亂權的宦官張讓,發兵討伐權臣董卓,是漢室的忠臣;卻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架空了漢室,是亂世之奸臣;他爲自保,曾錯殺呂伯奢一家,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卻又被關羽大義感動,放任關羽自去,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他曾多次下令屠城,草菅人命;卻又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感慨。由此,我們不難得知,曹操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議的存在。那麼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對於曹操,生於魏晉時代的陸機,和生於數百年後的蘇軾,分別給出了評價。他們評價曹操的根據,都是曹操的臨終遺言,可是得出的結論卻恰恰相反。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曹操在自己的遺囑中,都交待了些什麼。據記載,他在自己的遺令中,先是囑咐了自己的喪事,不必大辦,並提出了簡葬的要求。之後便開始對自己的姬妾做出安排,不但下令讓她們安居於銅雀臺,讓她們每月月初和月中的上午,去營帳中演中。還交待讓她們學習織草鞋,自己留下的名香也要分給她們。

《遺令》原文道:“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牀,施繐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爲,可學作組履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爲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也就是說,作爲一個梟雄,他不但沒有交待各類國家大事,沒有提到自己的大業,反而把重點精力放在了,對自己姬妾的安排,以及遺產的分賞。

對於他的這一做法,名士陸機非常的不屑,他評價道:“(曹操)寄情於外物,留念於閨房”,這一評價,對曹操的貶低非常明顯,在陸機看來,曹操就是一個貪圖享樂,沉迷酒色的人物,根本不是人們心目中,那個胸懷大志,雄才大略的梟雄。幾百年後,另一博曉古今的大名士蘇軾蘇東坡,提出了另一種評價。蘇軾的評價,僅有八個字,即“平生奸僞,死見其性。”意思是說,在蘇軾看來,曹操一生奸詐狡猾,到了臨終的時候,才展現出了自己的真性情——他不是一個只知算計的梟雄,眼中、心中存在的也不僅是自己的大業,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家人。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陸機的評價太過片面,也太過偏激。蘇軾的評價比較中肯,應該更接近真實的曹操。然而這兩種觀點,到了近代,都被同一個人否決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喜歡研究歷史,評價歷史,見的往往一針見血的毛主席。在毛主席眼中,曹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不但非常推崇曹操的能力,曾在北戴河吟誦《觀滄海》,並道:“曹操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還曾爲曹操鳴冤,肯定過曹操的人品——有一次,他與《人民日報》負責人談話的時候,曾說:“小說上說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其實曹操不壞。當時曹操是代表正義一方的,漢是沒落的。”

也就是說,在毛主席看來,曹操並非貪圖享樂,覺迷酒色的權臣,也不是算計了一生,到了臨終時才露出真性情的奸臣。在他的認知中,曹操一直代表着正義,是一個值得推崇,值得尊敬的人物。不知道對於以上三人的看法,大家更認可哪一種呢?曹操在你心目中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註》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