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趙之間戰爭不斷,今天和大家聊聊關乎秦與趙興衰的大戰。

趙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國君的祖先原爲趙侯,戰國初期,韓國、趙國、魏國三國的國君,被周天子承認,完成了三家分晉的最後一步,成爲戰國時期的新興國家

趙國自(前306年)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以來,國勢較盛,軍力大增,東伐齊,西拒秦,南攻韓魏,北滅中山。趙武靈王更是親自喬裝使者入秦,考察秦國地形,意圖於九原出擊繞開函谷關攻滅秦國。在秦國虎狼之師面前趙國屢次大敗秦軍。1、公元前269年,秦攻趙閼與,趙將趙奢領兵大破秦軍。2、公元前269年,秦又攻趙幾,趙將廉頗擊敗秦軍。3、公元前257年,秦乘長平之戰的勝利,進圍趙都邯鄲,趙聯合魏、楚大破秦軍。4、公元前241年,趙龐煖組織合縱攻秦,拔壽陵。5、公元前233年,秦攻趙,趙將李牧率師與秦軍戰於肥,秦軍大敗。6、公元前232年,秦又攻趙,趙將李牧迎戰秦軍,擊破秦軍於番吾

秦國位於趙國的西面,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國最初的領地在秦(今天水市),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原爲西 周的附庸,因護周平王東遷有功,封爲諸侯。秦國在秦穆公時開始參與中原爭霸,秦孝公(公元前381-公元前338)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先於河西大敗魏軍收復河西地。從此開始了兼併六國的序幕。秦昭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時,秦國加快了兼併六國的戰爭步伐。垂沙之戰,大敗楚軍 ;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鄢郢之戰,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 ;華陽之戰,大敗趙、魏聯軍,攻取了魏國的幾座城池和趙國的觀津。

長平之戰

戰爭起因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 於是,韓國的國君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 。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之後決定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於是,馮亭便派遣使者通報趙國。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爲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備秦軍來攻。

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爲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由於趙國接受上黨,引起秦國的不滿,秦國決定出兵攻趙。於是秦趙之間的戰略決戰-長平之戰爆發。

公元前261初,秦國軍隊攻打併佔領了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懾韓國。公元前260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長王齕率領軍隊攻打併佔領了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境內,趙國的軍隊在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接應上黨的百姓。

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前260年農曆六月,趙將廉頗兵敗,被秦軍攻破趙軍陣地,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秦軍還俘虜了四名趙國的尉官。公元前前260年農曆七月,趙國的軍隊築起圍牆,堅守在營壘裏不出去應戰。於是,秦國軍隊發起強攻,奪下趙軍西邊的營壘,俘虜了兩名趙國尉官。趙軍數戰不利,趙國的主將廉頗數次戰敗,恐一敗塗地決定依託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固守不出,疲憊秦軍。任憑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去應戰,因此,趙孝成王對於廉頗堅壁不出久拖不決頗爲不滿,幾次派人責備廉頗。

在雙方對峙與長平之時,秦國使用反間計,趙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老將廉頗,同時秦國密調武安君白起爲帥。趙括到任後根據實際情況更換部隊將領,改變軍中制度,又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

白起

在趙括出兵進攻秦國軍隊的時候,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括不知道秦國已經暗地裏用名將白起換下了王齕,就命令趙國的軍隊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但是趙國的軍隊無法攻破秦軍用兩年時間加固的營壘。

白起命令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

白起又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數戰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壘,轉爲防禦,以待救援。

公元前260年農曆九月,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爲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於是,趙括親帥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剩下的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後被斬殺坑殺。此戰趙國損兵45萬國力大衰,從此無力單獨與秦國進行全面的對抗。秦國雖然經過此戰消耗了大量的國力,但是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完全成爲的戰爭機器其元氣未受到損失,也加快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進程。

而趙國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趙國雖然經過胡服騎射改革,但是其改革側重於軍事遠不及秦國商鞅變法徹底。改革後的秦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增,其綜合國力遠在趙國之上。而同時趙國在外交上的也是失敗的,魏、韓、楚皆畏秦而未援助趙國,齊恨趙曾參與樂毅伐齊(公元前284年,燕國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燕國與秦國交好,導致趙國陷於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絕地。而軍事上白起才能遠在趙括之上。趙國用人不當而其綜合實力遠不如秦國焉能不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