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發表情況

2016-2017年中國心血管流行病學數據揭祕

發病率/死亡率

高血壓

• 2015年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 25.2%,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估算高血壓患病人數爲2.7億1。

• 2017年我國35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37.2%2。

• 男性、低齡、低收入、之前無心血管事件發作、糖尿病、肥胖和飲酒是高血壓認知率和治療率的負性影響因素2。

血脂

• 2016年Dysis-China亞組研究中,血脂異常二級預防患者中77.06%爲冠心病患者,合併腦血管疾病者佔22.14%9。

• 一級預防患者中極高危和高危分別佔18.36%和9.63%9。

• 女性、糖尿病、肥胖(BMI>28 kg/m2)、飲酒、久坐是血脂異常患者LDL-C達標的負性影響因素,而高劑量他汀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是正性影響因素11。

冠心病

• 推算冠心病現患病人數1100萬1。

• 2015年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爲110.67例/10萬人, 農村居民110.91例/10萬人1。

• 總體上看農村地區冠心病死亡率略高於城市地區,男性高於女性1。

• 2017年發表的EPICOR-Asia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出院後2年內死亡率爲4.6%3。其中STEMI患者死亡率4.8%5。

治療情況

高血壓

• 2017年,3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中,36.0%知曉自己的高血壓診斷2。

• 22.9%服用降壓藥物,5.7%高血壓得到控制2。

• 最常用的降壓藥物爲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使用比例佔55.2%2。

• 在接受降壓治療但高血壓尚未控制的患者中,81.5%僅使用1種降壓藥物2。

血脂異常

• 2017年Dysis-China亞組研究顯示,根據中國指南達標標準中國東北地區和非東北地區血脂異常患者LDL-C達標*率分別爲45.3%和65.1%4。

• 2016年Dysis-China亞組研究中,血脂異常二級預防患者的LDL-C和TC達標**率分別爲33.09%和21.05%,一級預防患者達標**率分別爲52.40%和42.06%9。

• 2016年Dysis-China亞組研究中,基層治療的極高危和高危患者分別有26.8%和40.8%達到LDL-C目標,而非基層治療患者分別有41.2%(p<0.001)和58.6%(p<0.001)11。

• 基層患者中僅有81.3%接受他汀治療,而非基層患者中有91.4%(p<0.001)11。

缺血性心臟病(IHD)

• 2015年中國醫院心血管病出院總人次數爲969.5萬人次,佔同期出院總人次數的6.6%1。

• 心血管病出院人次數中,以IHD爲主,佔36.2%,接下來爲高血壓1。

• 1980-2015年間,中國IHD出院人次年均增速11.5%、急性心肌梗死(AMI)爲10.4%、高血壓爲7.9%,快於同期出院總人次數的年均增速(6.3%)1。

STEMI治療

• 2017年EPICOR-Asia研究中,中國STEMI治療58.1%血管再通。其中50.3%接受PCI治療,8.1%接受溶栓治療5。

• STEMI患者出院時95.3%接受雙聯抗血小板治療,3.6%接受單抗血小板治療,0.4%使用抗凝劑5。

• STEMI患者出院時93.5%接受他汀治療,72.4%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65.6%接受ACEI/ARB治療,11.9%接受鹽皮質激素受體抑制劑治療5。

NSTE-ACS治療

• 2017年發表的EPICOR-Asia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患者NSTE-ACS患者,2,792例(66.1%)採取血管再通治療,1,433例(33.9%)僅藥物治療7。

• 藥物治療患者中,833例(58.1%)未行血管造影,456例(31.9%)行血管造影未見CAD表現,144例(10.0%)行血管造影,並有CAD表現7。

PCI治療

• 2010~2015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病例數增長率趨於平穩6。2015年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總例數爲567,583例6,2016 年全國介入治療病例增長較快,2016年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總例數爲666,495例1。

• 2015年我國平均每百萬人口有426.82例患者行PCI治療。平均植入支架數基本保持在1.5枚左右6。手術指徵及器械使用較爲合理,介入治療的死亡率穩定在較低水平,2016年爲0.21%1。

2016-2017年中國心血管流行病學數據揭祕

CABG治療

•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是中國心血管外科最重要的術式之一,年手術量約爲4萬例6。

• 中國CABG量正以10.0%的速度逐年遞增,約60%的單純CABG是在非體外循環支持下進行的,而西方僅爲20.0%左右6。

• 中國大型心臟中心的單純CABG總死亡率爲1.9%,主要併發症發生率爲6.4%,與美國的死亡率、併發症沒有統計學差異6。

2016-2017年中國心血管流行病學數據揭祕

經濟負擔

•2015年心腦血管疾病的住院費用中,AMI爲153.4億元1,AMI的平均住院天數9.02天6,次均住院費用爲25,454.0元1。

•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AMI住院費用自2004年以來,年均增長速度爲30.1%1。

•中國心衰患者每年的心衰相關治療費用達28,974.0元/人。其中66%爲住院費用,8.2%爲心衰藥物費用8。

•2012年與1993年相比,中國醫療費用增長8760.5億元人民幣,其中循環系統疾病費用增長1816.1億元人民幣,佔增長的20.73%10。

•1993-2012年間,中國醫療費用每年平均增長11.6%,其中實際費用/每例新增病例的快速增長貢獻了8.4%10。

2016-2017年中國心血管流行病學數據揭祕

*極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二級預防極高危患者血脂目標值LDL-C<1.8 mmol/L,TC<3.11 mmol/L;高危患者血脂目標值LDL-C<2.6 mmol/L,TC<4.14 mmol/L。一級預防極高危的血脂目標值LDL-C<1.8 mmol/L,TC<3.11 mmol/L;高危的血脂目標值LDL-C<2.6 mmol/L,TC<4.14 mmol/L;中危的血脂目標值LDL-C<3.4 mmol/L,TC<5.16 mmol/L;低危的血脂目標值LDL-C<4.1 mmol/L,TC<6.22 mmol/L。

注: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藥物簡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