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利鱼米之乡,散装粮酒美誉四方!

湖   乡   粮   酒

文 / 王为璋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酒,只是一种饮料。与人为伴,与史同生。李白醉酒诗百篇,羲之醉书《兰亭序》,关公温酒斩华雄,八仙醉倒黄鹤楼...百度展开“酒”,万条醉意来。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久驻异地,以心换心,交朋接友,酒在先头。有酒有肉皆兄弟,真诚忠 恳更为尊。

我亦饮酒,却量小谨慎,常谦恭众友,以礼相待,唯恐成为饮者风云人物,却在应城做了一次“酒的中心”,风光了一把——新天地床上用品市场金梦缘老总赵国祥,与我年龄相仿,常在一起推杯换盏,谈天说地问市场,走南闯北谈旅游。醉翁之意?醉翁之意“真在酒”——我的家乡酒——监利粮酒。因为高纯度,入口柔,好下喉,不上头,后劲悠。所以常常委托我从家乡带来粮食酒,再转送应城,孝敬年过古稀的老父亲。很多年了,几乎成了我们运酒的“丝绸之路”。孟冬中浣,赵老爷驾鹤西去,赵国祥在汉正街的新朋老友,摆起了车队,赴应城凭吊老人。

就在晚间的酒桌上,我成为了“明星人物”。不是我酒量大,不是穿着整洁,不是我巧舌如簧,更不是我相貌富态,只因为我为他们提供了价廉物美、好下喉,不上头的纯正粮酒。赵家老太爷,不但自己喝,还和左邻右舍、亲戚六眷一同分享,监利粮酒老早就在当地“深入人心”了。

每个人都“好”面子,都喜欢展示家乡特产,我也是俗人。家乡的粮酒就成了我“争面子”的首选。监利县连年背负全国粮食生产第一的大帽子,拖延了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政府总是研究粮食深加工、再生产,却得不偿失。老百姓运用祖辈传承的酿酒工艺,土法上马,精心研究,消化余粮,并诚实守信,自寻销路,拓宽市场,搞活经济。

先是自积自给,后来走向市场。却被满天飞的广告压得抬不起头来。其实,出了钱打了广告未必是优质产品?那些不做广告的产品也不一定不受欢迎!诸君请看:同济、协和找过哪些明星代过言?却每天门庭若市;清华北大什么时候吆喝过?学子趋之若鹜!相反很多产品大吹大擂,反而言过其实。

早在1998年春节,山西朔州假酒,伤害民众死亡达三十二人,二百多人送医,一百四十多人中毒,惊动中央,全国严查。在湖北,在武汉,唯独监利散装粮酒纯正、无毒。这就是全国、全省最好的免费广告!

文人常言:胸有诗书身自华。家乡粮酒理直气壮:好酒不怕巷子深,清冽甘爽享四方!

因为家乡粮多,因为家乡人诚实守信,因为监利粮酒口碑好,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喜欢,我就成了家乡粮酒的义务代言人。于是,常常义务传带散酒给朋友们,朋友们也开开心心。

有位品牌酒厂的推销人员常给打电话说他的品牌如何如何,次数多了我感觉好烦。无论怎么拒绝,他都隔三岔五来电骚扰。最后,我把我喝酒的习惯和我爱喝的家乡酒说给他听,他问我:您家乡是哪儿?我说:监利!他“哦”了一声说:难怪难怪,我爸爸也爱喝监利酒,您住哪儿?明天也给我带五十斤来让我送回去。哈哈!聊来聊去,品牌酒推销员倒过来给我销了五十斤。

有个亲家是孝感。先期逢年过节儿子媳妇敬奉的是包装精美十二年、十五年的名牌酒。后来我建议不送对酒,诚心改为家乡散酒,送十斤。儿子觉得脸上不光彩,再配上“十二年”,想不到后来,后来亲家们都说:以后就来散酒好了,因为散酒比对酒好入喉。

这就是监利散装粮酒的口碑!

相邻某市,曾经高考成名,千万学子飞离家乡,服务国家,当政异地,家乡唱了“空城计”。想不到父母出钱政府出力,培养的人才难回本地区工作,感觉“亏了”,心胸难平。我亦同感。八月份恩施之行,又改变了我的看法:一个山旮旯的女大学生,想方设法,根据家乡山景风貌的特色,创建一条串连腾龙洞、梭布桠、田坝民居、双官寨小溪村、土司城。。。。。的美丽旅游线路,让远方的客人享受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既宣传了家乡,又满足客人意愿,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如果说家乡是一棵大树,我们就是伸展远方的绿叶,树叶不仅仅索取根部的水份,还要吸收远方的太阳,还要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美食。

我们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美食林林总总,散装粮酒更是美誉四方。传承古老的方式中有一种说法:漂泊他乡,带上一杯家乡的黄土带在身边,镇胸填气解怀乡。我们百万的南北客,只要带上家乡特产的酒,你就不会有乡愁!

既赚到了经济,又展示了家乡美,还把家乡装进了心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