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易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易学中重要的内容,阴阳为纲为体,术数为技为用。为表示其重要,而不被学者所忽视,故单独论述。

以前将八卦称为阴阳八卦,将算命、风水先生又称为阴阳先生,可见人们是如何看待阴阳学说的。在周易预测中,事物的阴阳又是通过水、火、木、金、土五行来表现的。在这里阴阳为体,五行为用。预测者不论用何种方法,对人和事物进行预测,都是计算事物的阴阳互换,五行生克制化的结局,从而得出所预测的人和事物的结果。只有真正领会了周易的阴阳五行学说,才能对人和事物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古代阴阳哲学观就是把宇宙万物,看作是又矛盾对应的双方不断变化和转换生成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五行生克是主宰万物生长之权的,“原始及终,故知生死之说;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这种阴阳变化指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对应的两面,只有在阴阳平衡时,事物才能处于最佳的状态。若失去阴阳平衡时,阴盛阳衰,或阳强阴弱时,事物就要出现混乱,出现凶险祸害。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当平衡打破,应力求恢复到新的平衡,新的统一和谐。阴阳学说指示了事物的对应统一规律。对应统一是万物的运动规律,是以阴阳对应为标志的统一思想。阴阳学说是整个易学的理论核心。

简单而朴素的辨证法,不仅把事物一分为二,而且把万物对应的两方面,按其性分为两大类。万物之阴是相同性,万物之阳是相同性。:如天、男、光明、向上、生长、正面、外面、热、强、硬、物质等等,一切积极的升发的事和物都归于阳类;而地、女、黑暗、向下、死亡、反面、里面、静、冷、精神等等,一切消极落后的事物都归于阴类。而阴阳的划分又不是绝对的,易学的观点又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它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周易》是用阴阳学说来反映规律的。卦之所以灵,因为它符合普遍规律。《易》之所以叫易,反映了它的根本在于阴阳变易、变化。“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谓之道”。凡符合阴阳宇宙之大道者,则是正确的,能生存、能发展。《周易》几千年来能一直成为指示人们进行自然活动与社会活动,能事先揭开事物发展的结果,根本的一条是它以来和运用的是宇宙之阴阳大道,其方法全在一个活字,它的内核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整体宇宙观。

阴阳学说虽然指示了事物的运化规律,但规律不等于是方法,也不能用规律代替方法。要搞清楚细节还必须认真研究各类事物的具体规律。事物的成败没有能超出数理规律的范围的,事物的吉凶悔吝也都有玄机的道理。我们要搞清什么叫阴阳,不明白就无法学易经,无法进行预测。《周易》预测就是计算事物的阴阳互换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结局。

一、 阴阳学说观

1. 阴阳对应

自然界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两种相互的属性,即存在着阴阳对应的两个方。易学中八卦是由阴阳两种对应的爻的符号组成的。八卦有干震坎艮四个阳卦,对应着坤巽离兑四个阴卦。乾坤两卦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宗。它们虽然对应,但又互相统一,产生变化,生成万物。而离坎、兑艮、震巽各卦也是两两对应又互相统一的。

2.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事物或现象中对应着的两个方面都必须以对应的那一个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为作用,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就如身与影相随不可相离,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干,就没有坤。

3.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现象中对应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形式始终是矛盾着的阴阳两个面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进行着,从而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日月昼夜的交替,春夏秋冬气候冷热的变更既是。

4.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就是阴阳变化。它是事物和现象中对应的两个面在一定条件向其对应面转化,即物极一变,“阳极变阴,阴极变阳”。阴阳两种事物到了极点,无路可走时,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各自向对应面转化,则阳变阴,阴变阳。

5.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在阴阳太极图中很明显的标志是阴鱼中有一个白色鱼眼圈,在阳鱼中有一个黑色鱼眼目。阳卦中有阴爻,阴卦中有阳爻,如同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事物转化的内因。

6.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指同一种阴阳属性的事物是互相排斥的,不同一种阴阳属性的事物是互相吸引的。在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如两个男子或两个女子不能组成一个家庭生儿育女,两个公鸡在一起就会相斗。如干震两个阳卦相遇就组成“天雷无妄”卦,有意外之灾了。一个阴卦巽木与一个阳卦震木相遇就组成“风雷益”,相互补益、助益。

一、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而且也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互相作用的结果。五行者为万物内外之系,消长生制之约定,无系不足以统宗,无约不足以定系。若天地弗位,万物无序,乾坤毁矣。古人把无形学说纳入推卦占卜预测术的范围,以全息系统的观点,来观察、解释自然界现象和人事,综合推演出事物发展和结果。

1、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概念的数量,“行”是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五种抽象概念的运动变化。它从一开始,五行学说就着眼于事物的阴阳矛盾作用和运动变化,阴阳的运动变化又是通过在天之风热温寒燥湿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气反映出来。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五行特性

五行学说的“五行”概念,根本不是指具体事物本身,而是对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水、火、木、金、土: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闭藏特性。

“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温热、向上的特性。

“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长、条达、能屈能伸的特性。

“金曰从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土曰稼祥”,土具有载物、生育的特性,为万物之母。

(2)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学说对万事万物的归类推行,完全依据“天人相应”的全息思想,它是八卦占卜预测学的理论核心。在“八卦象数预测法”中,常用的五行学说与事物属性的八卦分类见下表:

五行

八卦

震巽

坤艮

干兑

五季

长夏

五方

西

五气

湿

五色

青(绿)

赤(红)

黑(紫)

五味

五体

筋膜

血脉

肌肉

皮毛

骨髓

五官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常

五情

(3)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来探索事物。

所谓五行生克是五类事物之间,一类事物对另一类事物的辅助、推进作用,称为“相生”;一类事物对另一类事物的抑制束缚作用称为“相克”。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0天学习八卦象数预测(易学思维):第2天-预测高手必精通阴阳

但是生克关系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起一定的作用的。

在五行中被生的五行对生它的五行来说,称为化。如木生火,又称为火化木,被化的又叫做被泄,即木被火泄。火化木后,火又去生土,这叫火化木生土,或称为火泄木生土。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八卦象数预测法及其它一切易学预测法中最根本的法则,是推演事物变化的最重要依据,是易学研究者和运用者必须掌握的。如真正精通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刑冲合害,则就可成为大师了,是预测高手。阴阳五行是一切预测技法的根本基础,也是整个易学系列的基础。易学者必须通悟它,得心应手的运用它。我们生活中,一切事物的运作变化,全都是阴阳五行的表现。

30天学习八卦象数预测(易学思维):第2天-预测高手必精通阴阳


例51:1995年4月21日中午12:10时,县科委刘某某打电话说其小孩离家出走不知去向,求测吉凶、何时能回?按时间乙亥年三月二十一午时起卦。

得:《丰》之《小过》

断析:小孩是在家受到责骂后发气冲走的,(见互卦,体互兑为说,克体卦震木),往南走(见用卦离),后到东南方(见用互巽),靠山(见变卦艮)边有树木的人家(见震)。在外无凶险(互卦,变卦均为大坎之象,坎为水生震木)有一个年长的妇女照顾(见用互巽),顶多在四天左右回家(见变卦艮为止,震为4)。

验证:两天后,一位年长的妇女陪着小孩汇价,该妇女住在城边山脚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