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

又是滴滴順風車,又是女乘客被侵害致死,網約車的安全問題又一次成爲公衆焦點。

此時,拋開道德層面的拷問,通過數據掃描,看看整個行業發展現狀以及海外同行現狀或許更有啓發意義。

國內網約車發展現狀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網約車市場用戶規模2.36億人,預計2018年有望達到2.82億人。

市場規模方面,2017年中國互聯網出行市場規模達2120億元,業內

預計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超5000億元。

平臺方面,從2014年開始,網約車市場開始進入激烈競爭階段。截至目前,在網約車專車市場,滴滴出行國內市場份額已超90%。

而如果從整個網約車市場情況來看,2017年-2018年期間,滴滴出行份額佔比爲63.0%。

另外,截至2018年7月份,

滴滴出行APP單月活躍用戶數正式突破1.2億人次。

滴滴涉案數據

隨着網約車出行越來越頻繁,涉及乘客人身安全事件也快速上升。

Wind查閱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2016年以來,涉及刑事案件89件,其中搶劫殺人案2件、司機強姦案16件、交通肇事案件12件。

同期滴滴涉及民事案件共有358件,其中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62件。

南方週末對近幾年滴滴司機涉及侵害乘客的50起案件進行統計發現,涉案司機中至少有3人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前科,依然通過了滴滴的“三證驗真”(身份證、駕駛證、車輛行駛證驗證)。

(圖片來自南方週末)

海外網約車涉案數據

Wind梳理公開數據發現,僅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發生的與海外網約車軟件相關的侵害案件,就導致109人遭襲擊、19人遭綁架、50人死亡,另有285人遭到性騷擾。

從具體國家來看,

美國

受害人數在一年的時間裏達到346人,

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受到侵害。

海外網約車犯罪防範措施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約車安全事故頻發與平臺此前對司機的准入門檻設置過低有關,對司機身份的嚴格審查已是當務之急。

Uber和Lyft等海外網約車軟件巨頭目前在美國要審查司機的駕照和犯罪背景,其犯罪背景審查是通過美國一家初創公司Checkr 進行數據篩選。Uber從今年夏天起啓用“安全中心”功能,其中包括有關駕駛員篩選流程、保險和社區準則等信息。

除了在美國的應用程序中擁有一鍵報警功能以外,Uber還宣佈在部分地區同步推出一款試點產品:當乘客使用一鍵報警時,他們的實時位置、汽車型號和車牌號碼就會顯示出來,自動傳輸給警方的911調度系統。

監管發聲:漠視生命安全行爲,必須嚴懲

8月27日,多地政府部門約談滴滴,要求其自查管理漏洞,拿出整改方案。

貴陽市運管局約談滴滴、首汽、神州、神馬等網約車平臺公司,要求各網約車平臺公司要加強安全監管工作,並積極落實車載“一鍵報警”裝置工作。並且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嚴查司機人證情況,不得再新接入未經許可的車輛和人員,滴滴平臺必須停止接入非貴A車輛,並加快清退已接入的不合規車輛和人員。

武漢市交委市公安局聯合約談滴滴等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責令全市網約車公司加快推進合規化進程,嚴守安全底線,切實落實承運人安全穩定管理主體責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及時向社會公佈有關整改情況。相關負責人要求,全市網約車平臺公司要敬畏法律、敬畏市場、敬畏安全、敬畏生命,加快網約車合法化進程,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嚴守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重慶多部門約談滴滴重慶分公司,整改不達標,禁止在重慶運營順風車業務。要求重慶滴滴公司查找管理漏洞,加大對不合規、不合法車輛及駕駛員的清理力度;儘快將滴滴平臺重慶範圍內的車輛及駕駛人員數據接入政府監管平臺;明確時間表,根據重慶網約車相關政策,拿出滴滴重慶分公司整改方案。滴滴順風車在未達到上述規定前,已下線的順風車業務禁止在重慶上線運營。

深圳市多部門聯合約談滴滴出行深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責令滴滴平臺於9月底前完成四項全面整改工作,否則,將對其採取聯合懲戒、撤銷經營許可證、APP下架等措施。

據金羊網報8月27日,根據滴滴平臺向深圳政府監管平臺傳輸的網約車數據顯示(順風車數據未傳),平臺內目前有近5000名駕駛員、近2000臺車輛未取得營運證件。

8月27日當天,交通部官網刊發主管媒體評論稱,個別企業打政策擦邊球、鑽法律空檔,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逃避甚至抵制政府依法監管;大量佔用公共道路資源幹着營利的買賣,卻試圖逃避承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此漠視生命安全、藐視法律權威的行爲,必須依法受到嚴懲,必須堅決嚴格糾正。

該評論指出,市場主體是多元化的,具備同樣服務能力的平臺企業不止一家,如果某家企業不服管又不自律,總拿乘客的生命當兒戲,社會公衆會用“腳”投票,政府也絕不會袖手旁觀。換句話說,

如果不能爲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Wind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