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投資人中心合夥人陳宇飛表示,資本大鱷爭相入局,導致小龍蝦賽道異常擁擠,小龍蝦行業已從品牌競爭升級爲供應鏈之爭。而佔據地理優勢的品牌,比如蝦皇、靚靚蒸蝦,背靠潛江,則自建養殖地、自建加工廠、自建區域物流甚至“小龍蝦大學”,一步步完成這個品類的全供應鏈佈局。

5月7日,蘇寧易購召開小龍蝦發佈會,宣佈啓用全國46個冷鏈倉,直接輻射179座城市,採用航空運輸,線上下單最快半天到達,線下下單最快半小時到達。

小龍蝦市場需求缺口近百萬噸,資本“殺”入背後八大痛點不容忽視

據統計,小龍蝦線上銷售額每年保持30%至40%的增長率,蘇寧、天貓、京東等巨頭都有佈局。目前國內小龍蝦需求總量約爲190萬噸,但國內供給僅9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空間可謂異常廣闊。中國投資人中心合夥人陳宇飛表示,資本大鱷爭相入局,導致小龍蝦賽道異常擁擠,小龍蝦行業已從品牌競爭升級爲供應鏈之爭。

1 電商平臺搶灘,上市公司殺聲震天

小龍蝦儼然成爲了中國餐飲界的“第一網紅”。 資料顯示,2015年小龍蝦的總產值從不到1000億開始起跑,跑到2018年高達3500億,有74.49%的產值來自於終端消費。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武漢、成都等十大城市消費量均超過萬噸。

體量巨大的市場規模,不斷上漲的銷售額,吸引各路資本紛紛入局。2018年,湖北潛江的“蝦皇”餐廳就拿到3000萬元融資。麻辣誘惑旗下品牌“熱辣生活”拿到1.6億元B+輪融資。投融界初步統計,共有20多家小龍蝦品牌獲得投資,包括墮落蝦、小妞龍蝦等。聞風而動的還有上市公司,國聯水產在湖北、湖南開設小龍蝦工廠;安井食品推出速凍小龍蝦;安琪酵母推出小龍蝦調味料;周黑鴨在潛江砸下10億巨資建廠;美好置業投入100億元入局小龍蝦。

小龍蝦市場需求缺口近百萬噸,資本“殺”入背後八大痛點不容忽視

而在線上,電商巨頭、生鮮電商平臺、社交電商平臺都“盯”上了小龍蝦。例如,天貓在江蘇盱眙設立專屬生產車間,產能60噸/天;每日優鮮與貝貝網旗下社交電商貝店也在洪湖建立直採基地等。

“小龍蝦淨利潤高達40%左右。”一名投融界人士指出,小龍蝦的進貨價通常在30元到32元一斤,都是八九塊錢一隻的大蝦,加工後的售價在60元/斤左右。這樣算來,飯店的毛利率將近100%。刨去人工、房租、水電等費用,淨利潤也高達40%左右。電商外賣小龍蝦的利潤則更高。不需要門店租金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中國投資人中心合夥人陳宇飛指出,小龍蝦行業相當分散,遠未形成穩定的產業格局,導致小龍蝦發展和整合空間都比較巨大。

小龍蝦市場需求缺口近百萬噸,資本“殺”入背後八大痛點不容忽視

2 前端競爭激烈,供應鏈加速滲透

“頭部喫肉,腰部喝湯,尾部在倒閉的邊緣”,小龍蝦品牌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頭部企業從品牌拼殺轉向供應鏈爭奪,誰拿到更多、更穩定的貨源,誰就能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由於小龍蝦是鮮活產品,供應鏈波動很大。信良記、墮落蝦、熱辣生活都在主抓供應鏈養殖和秒凍鎖鮮技術,在5、6月收購掉全年的小龍蝦量,經過油炸液氮等處理後,鎖鮮存放,保證全年都有供應,以解決小龍蝦的季節性問題。而佔據地理優勢的品牌,比如蝦皇、靚靚蒸蝦,背靠潛江,則自建養殖地、自建加工廠、自建區域物流甚至“小龍蝦大學”,一步步完成這個品類的全供應鏈佈局。

供應鏈的核心問題,是協助商家把貨賣給C端消費者,讓商家賺錢。信良記CEO李劍強調要洞察消費者,賦能下游餐廳。如果只是向B端商家銷售原材料,不幫助它們銷售到C端,其實也是庫存,只不過是存在誰手裏的問題。

小龍蝦市場需求缺口近百萬噸,資本“殺”入背後八大痛點不容忽視

夾克的蝦創始人張迪斯公開表示,依靠信良記這種供應鏈企業來降低食材價格,其實並不靠譜。降價意味着降品質,比如凍蝦隨着時間週期的變化,蝦尾的新鮮度會降低,脫水也會比較嚴重,這就導致食材會有一股很重的魚腥味。某些外賣的味道中香料味特別重,是有原因的。

也有投融界專家指出,信良記的產品預加工模式,主要針對一些日銷量在二三十斤且無廚師、無技術的小店。而有品牌知名度的大店都各有特色,基本上不會去採購料理包成品,更傾向於採購鮮品。如果未來市場整體回冷,信良記將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據瞭解,與活蝦相比,熟製冷凍小龍蝦的市場份額目前只佔10%。目前有所嘗試的企業幾乎都在做概念,針對冷喫、零售這些場景,並沒有相對應的口味、價格、品類的創新。爲了獲得流量入口,電商們不但對消費者實行現金補貼以突顯價格優勢,還投入很高的成本做營銷。一旦電商平臺停止補貼,凍蝦失去價格優勢,消費者購買小龍蝦的真實意願有多少?

3 “網紅”小龍蝦,面臨八大難題

中國投資人中心合夥人陳宇飛指出,快速發展的小龍蝦產業主要面臨八個方面的問題:

(1)小規模養殖居多,組織化、集約化有待進一步提升。小龍蝦並不是工業品,它帶有農產品的所有特徵和缺陷,仍屬於“看天喫飯”的養殖業範疇。

(2)供應價格浮動頻繁且幅度較大。今年,“搶蝦源”與價格浮動的現象依然會持續,本質上是因爲產量增長與消費需求增長的不匹配。

( 3)產品同質化問題突出,急需迭代換新。小龍蝦核心食客是年輕人羣,口味是第一要義,在十三香、蒜蓉、麻辣“老三樣”之外,也需要結合顏值、趣味、健康、養生等諸多因素嘗試創新。

(4)加工產業落後,缺乏深加工、精加工,如蝦仁加工出口、蝦殼素的提取等有待進一步提升。

(5)各項成本持續走高,店面裝飾向高端豪華型發展的趨勢愈演愈烈。利潤空間遭受前所未有的擠壓,由此推高了整個小龍蝦產業的經營成本。

(6)行業標準亟待建立,食品安全的不良輿論和小龍蝦的安全性制約小龍蝦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7)供應鏈競爭慘烈,行業風險加劇。在市場和渠道等多重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人包括做活蝦批發的中間商,都嘗試開廠做凍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祕書長蔡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透露,“去年部分加工廠並沒有完全銷售完”。那麼,這些積壓庫存如何消化?

(8)資本過熱。隨着小龍蝦行情火爆,而認可的產地資源有限,導致整個市場要素水漲船高。據悉,現在湖北潛江養殖龍蝦的土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承包費用也在逐年上漲。當地居民吐槽,“我們也喫不起龍蝦了。”

與其他餐飲板塊不同,小龍蝦的發展更受制於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只有當整個產業鏈同步發展,不斷磨合,方能達到一個更爲“和諧”的狀態。

小龍蝦市場需求缺口近百萬噸,資本“殺”入背後八大痛點不容忽視

本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