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提示:當時,中美關係十分緊張,當簡報傳到毛澤東那裏時,毛澤東根據他已經想好並且在一定範圍內提出過的意見,提筆在簡報上批道:“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係。當時,中美關係十分緊張,當簡報傳到毛澤東那裏時,毛澤東根據他已經想好並且在一定範圍內提出過的意見,提筆在簡報上批道:“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係。

文章摘自:廣州日報, 作者:霞飛。

58年張國燾向中共要生活補助 毛主席如何批示

晚年張國燾

核心提示:當時,中美關係十分緊張,當簡報傳到毛澤東那裏時,毛澤東根據他已經想好並且在一定範圍內提出過的意見,提筆在簡報上批道:“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係。如能做到這點,可考慮給以個人生活方面的補助。毛注。”(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8冊第30頁)

張國燾是1897年出生的。他投靠國民黨後,於1948年隨國民黨到臺灣,時年51歲。從此時起,到1979年他82歲去世時止,是張國燾的最後31年。這31年中,張國燾一直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期間,他曾有過多次選擇。最後,他憑自己的意志所作出的選擇,決定了其悽慘的命運。

試圖回大陸養老

上世紀50年代,因找不到賺錢的門路,張國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之中。他只好拼命寫稿,期望通過稿費收入維持,並還上債務。但香港幾家大報刊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用他的稿子了,收到退稿信是家常便飯。張國燾走投無路,便想到了共產黨,想到了毛澤東。

正好,1956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八大”,張國燾通過報紙很認真地研究了一番,認爲中國共產黨提倡“雙百”方針,政策方面放寬了,毛澤東可能會不計前嫌,容納他,以自己的老資格,中國共產黨方面至少會養活他。於是,他開始尋找香港與中共有聯繫的人士,以便向中共中央轉達他想回大陸定居養老的意向。但是,張國燾仍然腳踩兩隻船,他也通過一些關係,與美國人聯繫,試探能否與美國人合作。一些在香港的美國人表示,美國方面願意幫助他,並給了他一些生活補助。

經過一年多,到了1958年,張國燾終於同共產黨方面聯繫上了。當年10月,他在與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人員接觸中表示,願意爲新中國做點事情,並請求中共中央提供生活補助。中共中央於1959年1月5日將張國燾表達的意思印成內部情況簡報,報送到毛澤東那裏。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早已知道張國燾與美國人有聯繫,對張國燾生活困難的處境也很清楚。當時,中美關係十分緊張,當簡報傳到毛澤東那裏時,毛澤東根據他已經想好並且在一定範圍內提出過的意見,提筆在簡報上批道:“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係。如能做到這點,可考慮給以個人生活方面的補助。毛注。”(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8冊第30頁)

毛澤東的意見,得到了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的贊同,並且很快就由中共中央在香港的工作人員向張國燾轉達了。張國燾考慮再三,最後向中共中央在香港的工作人員表示:我以往是個演員,現在我是一個觀衆了,我還是當個觀衆吧,希望少看到些悲劇。張國燾說這些話,已經是明確表示不再打算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了,更談不到爲新中國做點事情了。關於給張國燾生活補助的事情,也只好作罷。

與美國人合作

1961年的一天,張國燾正在家中閒坐,聽見有人敲門,張國燾的妻子楊子烈一跛一拐地去開了房門。門口站着一個藍眼睛、黃頭髮的洋人,此人自我介紹說:我是美國堪薩斯大學名人中心的研究員,特來拜訪張先生。二人整整談了半天。最後,來人對張國燾說:“你在中國共產黨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離開你,任何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都不完整,我建議你寫回憶錄,寫出來是很有價值的。出版的事情我幫你解決,現在,算堪薩斯大學向你約稿,每月給你2000港元,作爲生活費用,書出版後,稿費照樣付給你。”

第二天,張國燾就動起筆來。他從自己的童年寫起,一路寫下去。寫作中,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眼前,他時常心潮起伏,不能自禁,經常在寫作時,不知不覺之間,眼淚就流了下來。

這樣,張國燾連寫了4年,到1965年基本脫稿。美國堪薩斯大學並未食言,每月給他2000港元。最後完稿時,又付給他一筆可觀的稿費,取走了張國燾的手稿。

自從與美國人開始合作後,張國燾的經濟收入直線上升。有此經歷後,張國燾也有了一定的經濟頭腦。

驚走加拿大

1967年,鄰居來告訴楊子烈說,前幾天,有兩個陌生人來此打聽張國燾的住址。楊子烈趕緊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張國燾。張國燾越想越不對勁,自己在香港的住址是不對外宣傳的,只有少數親友知道,怎麼會有陌生人來這一帶打聽他的住址呢?他和楊子烈越想越害怕,想到那麼些年他對中國革命的巨大危害,他們夫妻倆不由得大驚失色。這一驚,可了不得,張國燾幾乎每天都睡不着覺,心驚膽戰地過日子。於是夫妻倆決定到加拿大投奔他的兒子去。自此這位中國共產黨歷史上著名的叛徒,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最終客死加拿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