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1)

145年前,英國攝影師來到了清末時期的中國,拍攝了當時中國社會真實景象,在這組照片中,也體現了100多年前,中國的貧富差距。圖爲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一名僧人站在了大報恩寺的塔剎覆盆旁邊。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1)

圖爲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上,幾名僧人正在督促着工人加快進步,把寺廟修復好。但是後來這座寺廟還是沒重修完成。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2)

湯姆遜抵達南京後,又去了金陵機器製造局(1865前身),拍攝了包括中國工人在車間內工作的照片。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2)

圖中的城樓,是當時還被稱爲“聚寶門”的中華門,民居是中華門外西街一帶的居民區,照片上的古碑,則是明代大報恩寺遺址上的宣德御碑,至今還保存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3)

和地點照相比,湯姆拍攝的人像更讓人印象深刻。圖爲一名老人,她不敢面對着鏡頭,她吧鏡頭看作是來自西方的妖怪。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3)

圖爲清末的一名貴族,她的視線也全然不在鏡頭裏。事實上,在湯姆的鏡頭裏,很多人(不是全部)都乾瘦、怯懦、呆滯、戒備、沒有笑容。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4)

圖爲當時中國的農民,一般來說,區分窮人和富人很容易,因爲在當時的社會里,窮人很少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和鞋子。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4)

圖爲100多年前的一個富人家庭,在當時的社會里,富人出門前,必須做好細緻的裝扮,否則便有失身份。在富人旁邊,則有兩個丫鬟。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5)

圖爲一名在街邊晃悠的窮人,湯姆說,他注意到這個男人明顯是抽鴉片的,鴉片讓這個人看起來非常孱弱。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5)

圖爲一個富人家庭正在喫飯,階級高的人先喫,差一點的後喫。反正也不急,因爲桌子上面的菜非常多。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6)

而在不遠處的一個地方,幾名工人正站在一個角落,等候僱主家能夠上幾口飯喫。在當時的社會里,管飽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英國人用照相機紀錄了145年前的中國窮人和富人(6)

湯姆說,他拍攝的這些人裏面,固然有面對從未見過的照相機的恐懼流露,但多少也反映了整體國民的精神面貌,就像那個看似龐大,其實虛弱的大清帝國一樣,麻木萎靡,沒有生氣,等待着一場激烈的變革,來挽救這衰弱的民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