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采访+文字=姜一   摄影=陆增源   后期制作=曾无   编辑助理=彦晓彤

“北京太大了,令人烦躁。”——这个在南宁生活了13年的东北人说起自己的住处时一脸得意:房子后面是座山,前面是条河,“宅”起来可以一个星期都不到客厅,只在书房和厕所之间游走。我问:“你是不是偏安一隅准备当‘卧龙’?”他回答:“别扯淡了。”

张发财

THE FILES/小档案:

本名:不详

出生于1977年2月27日

籍贯:哈尔滨

现居住地:南宁

职业:历史八卦作者,平面设计师

作品:《一个都不正经》、《大家都挺二》

F=《男人装》   张=张发财

F:我们先搞清楚一点儿——你说自己的历史八卦来源于《故事会》、《知音》、《家庭生活报》?

张:那是扯淡玩儿的,怎么可能。我看书特别杂,而且不求甚解,写历史八卦其实就是我的一个读书笔记,资料来源于史书和历史类杂志,其实现在网上也能查到许多,比如《二十四史》在网上都有全套电子版。我那微博是一个得瑟(东北话:显摆)型的东西——我从小看《三国》就特别来劲,老跟小朋友们臭显摆,现在正好微博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平时聊民主聊政治我聊不过人家,我就跟你聊点扯淡八卦的东西,以前玩推特时每次才写二十几个字,态度极不认真。

F:现在的字数倒是比原来多了。

张:我想把事儿说清楚一点儿,其实扯淡八卦这个事情工作量是很大的,写一篇微博,要看完3000字的史料之后才能下笔,我看书算比较快的,但也没到一目十行那程度,有时候我翻自己的微博还觉得纳闷:哎?我还写过这个呢?

F:写的时候有没有跟古人对话的感觉?就跟马未都说的似的,一摸到哥窑瓷器仿佛在和它的作者握手。

张:没有,一点儿没有。我觉得看史书就好比看一出戏,我知道这种历史观不太正确,但是应该允许我有这么一种方式来看这些历史。那些正经的史学家总是强调“以史为鉴”,那我就从一个纯粹扯淡八卦的角度来谈论它,其实这就相当于古人给我演了一出戏,我看戏之后转述给他人,只不过是通过我自己的语言而已。

F:这种语言已经形成一种风格了——发财体,一看就知道这段子是你写的。

张: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这些东西没有价值的,就是逗大伙儿一乐,但要是纯讲笑话呢我水平不行,我是把历史和消化合在一块儿去讲。

F:你个人比较喜欢哪一段历史?

张:魏晋,相比之下魏晋规矩少,社会形态宽松,政治制度开放。对我这种类型的人来说,个性解放的话还可以免费吸毒,且不犯法,那个五石散你知道吗?

F:知道,竹林七贤那帮,天天喝大酒。

张:对,其实他们几个人对于当时中国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说不过是一个小风气而已,只不过他们的事迹被记载下来了——这几个人每次喝完酒就把自己的事儿给写下来,然后被我们知道了。

F:貌似你也特爱喝酒。

张:喝酒对我来说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把自己喝醉。我追求的东西跟古代那些闲散人员是一样的,只不过手段不一样——我喝不了白酒,我要是能喝白酒我何必喝啤酒呢?喝白酒多快啊,两杯下去晕倒了,我喝酒的目的不是为了品尝酒的口感及美好,就是想喝醉,喝高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