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说有哪个城市遭受过比列宁格勒更为严酷,更为漫长的围困,那是找不到的。在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城中的居民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守城部队一起粉碎了德国法西斯无数次的进攻,彻底打破了希特勒要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去的叫嚣。

  

  人们想方设法的活下去

  在列宁格勒保卫者们面对的诸多困难当中,最严峻的无疑就是粮食的极度短缺,由于德军的严密封锁和城里存粮的严重不足,列宁格勒粮食定量最低的时候,劳动者每人每天一度降低到只有250克面包配给,根本不足以维持一个人的生存需要。所以,面对这种状况,城市保卫者们不等不靠,开始在城里四处寻找粮食代替品,以求缓解愈演愈烈的饥荒情况 。

  

  原本不能吃的此刻酒曲也成了实物

  最先被人们想起来的是当时已经停产的列宁格勒啤酒厂里正在发酵的大批酒曲。经过仔细清理,人们一共从列宁格勒啤酒厂运出了了8000吨酒曲。当然,酒曲是不适合直接食用的,这8000吨酒曲主要是掺在面粉里制作面包用的。除了酒曲,这一时期的列宁格勒面包里还掺过发芽的粮食、豆饼、棉花籽饼甚至从磨坊墙壁上扫下来的粉状物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除了四处寻找原本被视为垃圾的废弃粮食,苏军带进城里的军马也没有被忘记。不过,这里说的没有被忘记,并不是说杀了吃肉的意思。而是说军队仓库里那5000吨作为军马饲料储存起来的燕麦,在这紧急关头,这些燕麦同样被征集到人的口粮当中。至于说军马,则只能吃草和树叶了,尽管这些东西人也在吃。

  

  被掺入了过多代替物的"列宁格勒锯末面包"

  根据当时留下来的统计数字,城市保卫者们从仓库、码头、工厂、车厢、沉船等各处一共搜集到了大约20000吨粮食及其代用品。然后根据科研部门研究出的面包配方,这些原本被认为不适合食用的东西统统都被掺入面粉中用来制造后来被称之为"列宁格勒锯末面包"的东西,在最严峻的时候,这些粮食代替物掺入量高达30%—40%。

  客观的说,这些被大量参入杂质的"列宁格勒锯末"面包肯定不好吃,甚至可以说不能吃,毕竟那些粮食代替物除了能让人感觉填饱肚子以外简直一无是处。但是考虑到列宁格勒当时面临的环境,人们吃到这些已经实属不易 。也正是依靠这些和平时期只能当作为饲料的东西,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最终迎来了战争的胜利。

  

  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人们想方设法的活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