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名英,高涼郡(今茂名市境內)人,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梁代(公元512年前後),其家族世代爲俚人部落首領,隋朝封譙國夫人。被周恩來總理譽爲“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生逢國家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爲南越首領,順應歷史潮流,致力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發展嶺南經濟,功勳卓著,先後被七朝君王敕封,被百姓尊稱爲嶺南“聖母”。《隋書》、《北史》、《資治通鑑》均爲她立傳。

冼夫人的祖先歷代都是南越首領,轄地千里,統屬部落十餘萬家。由於享有優越的特殊條件,她從小聰敏過人,而且多謀善斷,在童年時候就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她在童年時候就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她熟習經文,知詩識禮;軟硬武器,樣樣精通。因此,冼夫人於少年時代就能指揮部隊行軍作戰,南越各部落對她都非常敬佩。

冼夫人的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爲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被陳、隋皇朝敕封爲“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諡封爲“誠敬夫人”。

後來,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別諡封爲“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

冼夫人在歷史上不是特別的出名,但她的成就卻十分輝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東嶺南一帶還是個未開化的地方,而冼夫人的家世代居於嶺南,並且是當時嶺南的部落首領,聽她號令的人數可達十餘萬。而冼夫人自小就能夠以自己的能力約束部下。

冼夫人嫁給了馮融之子馮寶,馮寶自得到冼夫人的幫助以後政令有序,人們也紛紛信服於冼夫人,使冼夫人在幫助馮寶治理嶺南時功績十分卓著。在這不久之後,冼夫人還帶兵出征平定當時嶺南地區的騷動。

一直到馮寶去世之後,當時還有人因爲冼夫人的勢力而慫恿冼夫人一起造反,但冼夫人並沒有這麼做,所以在之後不久,陳朝便漸漸走向了衰亡,但冼夫人當時卻帶着自己的部下一直忠心支持着陳朝。

隋滅陳時,嶺南百姓萬民奉冼夫人爲聖母,保境安民。這一事,也記載在《隋書•譙國夫人》中:“陳國亡,嶺南未有所附,數郡共奉夫人,號爲聖母,保境安民。”

高州市冼夫人文化研究會副祕書長冼周說,冼夫人經常教導兒孫“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其愛國情操影響深遠。目前,全球建有紀念她的冼太廟2000多座,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冼太誕,各地凡有冼太廟處,均於正日前後數日,演戲祭奠,高州良德、長坡、東岸等馮、冼氏聚居地尤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