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听说过 尬舞 吗?


尬舞原来是一个挺洋气的东西,


源于街舞里的“Battle”


舞者之间较量舞技的方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项失传已久的技艺重出江湖,

呈现井喷之势。


从舞法天女


到尼古拉斯·赵四


再到无数

没有来得及留下姓名的田间舞者


天晓得这项运动到底有多少拥趸。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

都能跟着节奏扭上一把。


同时,

一个“尬”字又揭示它

其实是一种令人尴尬的舞蹈。


音乐嘈杂、动作随意,

舞者不论长相、身材、穿着

都差强人意。


也许你曾经对此嗤之以鼻:

“这**也能算跳舞??”


但是,他们举手投足间的绰约风姿

就是对你最猛烈的回击:


“没有尬舞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的确,

尬舞者的迷之自信

你只有艳羡的份儿。


舞者的舞步多为即兴表演


没有什么章法可言。

肢体在节奏之间游离,似是而非。

这才是真正的freestyle。

自由的舞步,


为自由而生,为自由代言


一次又一次,

你在空荡荡的房间扭动你干瘪的臀部,

在蒸汽弥漫的洗澡间放声高歌撕扯喉咙。


凡是有人的地方,

你却总是很怂。


但是他们做到了。


尘土弄脏了裤脚,

汗水浇湿了衣裳,


他们只管不停地跳,

迎着冷眼和嘲笑。


管他天崩地裂,

我只要我的音乐。


从黑豹《Don’t Break My Heart》Remix版,

到洋气美帝Billboard排行榜Top10,

再到的哥必备中华土味金曲《老婆最大》,

尬舞曲库之丰富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DJ老师随便给个咚呛咚呛的锣鼓,

舞者也能把它尬成电音趴体。


如果你随着尬舞的文化继承深挖下去,

你会发现

他们对时尚的坚守十年如一日


令无数尬舞者春风沉醉的2005年。


甚至还向仙逝的大卫·鲍伊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尬舞舞者当中,

有十几岁的生瓜蛋子,

有为人父母的中年积极分子,

有儿孙满堂的老年急先锋。

如此悬殊的年龄差异,


令尬舞既有传统的沉淀,

又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岁月无情变迁,

难得的是,

新人如潮水般涌来,旧的人还在。


几个老姐们儿尬起熟悉的霹雳舞步,

是对逝去似水年华的浪漫追忆。


只要把双手举上天空,

闭上眼睛,轻轻扭动,

时间就好像倒流了一般。


满脸的褶子消失了,

双手白嫩有光泽,

腰不酸,腿不疼,

一下子回到16岁,

重新做少女。


可喜的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爱上了尬舞,

扛起了八十年代文艺复兴的大旗。


这是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的星星之火。


现在的年轻人,

为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失去了应有的朝气蓬勃的样子。


如果你为一切感到烦心,

不如试试去尬舞。


不管是广场、地铁、公园还是马路边,

只要插上音箱,

搔首弄姿,

立马就能被人团团围住。


在震耳欲聋的“动次打次”中,

你就是世界的中心。


人生苦短,保持性感。

人生苦涩,及时行乐。


一起舞动吧,

没有痛苦,也没有包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