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各大車企三月份銷量報告陸續發佈中,這也意味着2018年的第一個季度已經畫上句號。每到盤點銷量之時,自主車企間的競爭與較量總是最大的看點,經過近幾年的激烈競爭,長城、吉利目前已經成爲自主車企第一梯隊代表,將其他自主車企遠遠甩在身後。

兩大自主巨頭的冠軍之爭正在一步步發生着變化,3月份長城累計銷量爲8.8萬輛,同比增長3.3%。今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爲25.6萬輛,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增幅不足1%,完成全年116萬輛銷量目標的22%。

3月份吉利共完成銷量爲12.1萬輛,增幅爲39%。今年一季度吉利汽車實現銷量38.6萬輛,同比增長39%,完成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25%!

僅從今年一季度的銷量數據來看,吉利汽車已經超過長城近13萬輛,而且吉利汽車仍處於快速增長之中,與之相比,長城汽車的增速則顯得比較疲軟。

遙想兩年前,長城與吉利的銷量數據與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2016年,長城汽車年銷107萬輛,吉利77萬輛的銷量成績看起來與之相差甚遠,但當時的吉利創造了同比高達48%的增長速度。

2017年的吉利汽車更是大放異彩,全年累計銷售近125萬輛,同比增速高達62%,而此時長安汽車以106萬輛的成績位列第二,同比下滑7.5%,長城累計銷售爲95萬輛,同比下滑1.9%。僅用一年時間,吉利實現了從77萬輛到124萬輛的極速跨越,以一騎絕塵的上升姿態成功超越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登頂自主品牌年銷量冠軍。

吉利和長城起步條件相差不多,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造車,正好趕上國內市場SUV領域的大爆發,也都已經累計了一定市場份額。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換位差距呢?不得不說,是企業的發展戰略的不同,讓兩大巨頭現在的境況有着天壤之別。

長城汽車走的是完全依靠SUV車型的“金雞獨立”路線,目前在售的車型中僅有一款轎車。在SUV市場整體增幅放緩的情況下,僅憑SUV車型“金雞獨立”的長城汽車銷量下滑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轎車和SUV車型同步發展“兩條腿走路”的吉利汽車,目前在售車型中,吉利旗下轎車和SUV數量以及銷量基本持平,發展非常均衡。在自主品牌家用轎車中,吉利旗下的帝豪、帝豪GL和遠景等轎車已經被消費者普遍認可和接受,月銷量上萬已成爲常態,而長城旗下的C30等轎車月銷量甚至都不到1000輛。

而在長城的SUV車型中,也是靠着“金雞獨立”的哈弗H6撐起一片天。在哈弗品牌中,僅哈弗H6一款車的銷量就超過整體銷量的70%,但哈弗H1、H8月銷量卻只能達到一二百輛,差距懸殊。長城汽車的戰略就像是“押寶”,過於依賴SUV,在SUV裏又過渡依賴“神車”哈弗H6,導致現在銷量下滑嚴重的局面。

相比之下,吉利旗下SUV車型的銷量分佈就明顯均勻很多,一季度博越以72538輛的成績領跑,帝豪GS以43338輛緊隨其後,遠景SUV、遠景X3等車型銷量也都超過3萬輛,形成了全面開花之勢。

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整個汽車行業也正面臨巨大而迅猛的變革。從長城和吉利的換位之戰可以看出,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只有一步步強大自己的技術優勢,在迅速發展的市場中把握好自己的航向,才能產生品牌效應並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