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上午的户外活动,张皓和其他老师都要变着法子带孩子运动、做游戏,进行感统训练。”张皓说,福利院的孩子也能有一段幸福的童年,她想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N海都记者 陈海容/文 包华/图

昌昌8岁了,可还不会喝牛奶,她坐在昌昌对面,用吸管往装有牛奶的碗里吹气,昌昌跟着做,之后再吸气喝到牛奶,如此反反复复,昌昌才学会喝牛奶。

助残日,海都记者探访福州市儿童福利院,走近90后美女研究生

张皓变着法子带孩子做游戏,教他们玩“比心”,培养他们对爱的感觉

助残日,海都记者探访福州市儿童福利院,走近90后美女研究生

这种特殊的游戏,能让孩子们的四肢动起来

助残日,海都记者探访福州市儿童福利院,走近90后美女研究生

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快,张皓趴下身体做示范

助残日,海都记者探访福州市儿童福利院,走近90后美女研究生

感统训练,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让张皓很开心

昌昌是福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脑瘫儿。一年前,刚研究生毕业的张皓还是个急性子,虽然学的是儿童与青少年发展专业,但她觉得自己脾气“臭”,很难和这群特殊儿童相处。而如今,她已经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像他们的妈妈一样,除了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帮他们培养生活的能力和勇气,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昨日是第29个全国助残日。海都记者近日走进福州市儿童福利院,走近这位90后研究生。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操场上,再过一会儿就是孩子们做早操的时间,张皓拿着粉笔蹲在地上画上几排圆圈。这是一群特需儿童,他们很少开口说话,正常沟通交流更成问题。“让孩子站在圈里面,可以培养他们的秩序感,现在音乐一响,他们就懂得站到圆圈内。”与记者说话间,一名小女孩跑过来轻轻地搂住了张皓,张皓温柔地牵起她的小手,将她重新带到队伍中。每天上午的户外活动,张皓和其他老师都要变着法子带孩子运动、做游戏,进行感统训练。训练结束后,才回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其他课程。

“这个是‘1’,这个是‘2’,对了,昌昌真棒!”在学前班的教室里,张皓带着4名孩子玩拼图认识数字,孩子们常常会放错位置,张皓就耐心地一遍一遍纠正。很难想象,一年前,她还是个性子急躁的女生。“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会和这些特殊的孩子有关系。”张皓说,去年,28岁的她从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老家福州。由于一直停留在理论知识方面,为了突破自我,在丈夫的鼓励下,她来到儿童福利院成为学前班的一名老师,第一个学生就是有自闭症的卉卉。

“第一次接触卉卉,刚好看到一位老师被她咬了,手臂都淤青了,这让我很震惊。”张皓说,当时她十分不理解,为何孩子会咬人?后来,经过身边同事的开导,她发现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是因为情绪波动大,缺乏安全感,学好沟通技巧,多一些安抚,孩子自然就不会有敌意了。

目前福州市儿童福利院约有200名儿童,各类重残儿童占95%左右,“普通孩子很容易学会的事,他们却很艰难。一个简单的动作,要帮这些孩子反复训练上百次才能有一些进步,但这个过程也磨练了自己的棱角,使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张皓说,福利院的孩子也能有一段幸福的童年,她想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目前,福利院内有27位老师,为了走进孩子的内心,每位老师都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福州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陈晞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血液加入这个团队,陪伴孩子成长,为孤残儿童点亮成长之路。(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编辑:李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