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領導在工作羣裏發了這樣一篇和這樣一段話:

看完文章,再看看我領導的這段話,我發現彭蕾幾乎滿足了所有領導對員工的幻想。

所以,今天我們就不分析彭蕾,從她身上反推領導究竟對什麼樣的員工滿意。

我們又該如何找到領導利益與自身立場間的平衡點呢?

01/懂執行的人

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朋友圈裏轉發彭蕾這篇文章的大部分都是領導。

在領導眼中,他們就需要彭蕾這樣的能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的人。

彭蕾自己也說:“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都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爲最正確的決定。”

這一點劉強東老闆也切實表達過,他曾經告訴下屬,我請你來是不是爲了證明我的決策是錯誤的,而是讓你來落實我決策的。

我突然想到前段時間,我們運營部門和老闆的一次摩擦,老闆當時想做一個賣貨的功能,話還沒說完,我們運營部就開始反對了,覺得老大根本就是異想天開,一個工具型網站怎麼賣貨啊。

我們的觀點一出,老闆就很不開心,他直接要求我們先做,不要他有什麼想法我們這邊就是立馬反駁。

現在,看到彭蕾的行爲後,我才明白過來,很多時候我們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要求領導、甚至老闆。反而忘記了一點,無論領導還是老闆,他們都比我們更清楚公司,更想公司賺錢。

因此,老闆們都喜歡彭蕾這樣的員工,面對任務不是牴觸,而思考執行。

02/志同道合的員工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爲謀。我在之前很多文章中反覆提到一個觀點,給錢多的老闆並不是值得追隨的老闆。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觀點就是罵,他們理論是:跟你談理想的老闆都是耍流氓,跟你談錢的老闆纔是實在人。

但是,人是複雜的,沒有一個老闆純粹跟你談錢的。何況,你自己也不傻,真正錢沒到位的活,你會將就嗎?

而大部分抱怨錢不夠多的人,無非兩種情況:一種,能力不夠;另一種,心裏不認同公司,用工資當藉口。

你心裏的這點小九九,老闆清楚得很。所以,像彭蕾這樣的員工,老闆更加青睞。

當年彭蕾加入馬雲創業團隊,放棄大學教師優厚的薪資,拿着一個月500元的薪水,跟着馬雲幹!彭蕾就是覺得跟着這麼一羣興致勃勃的人做事,會比較刺激好玩。

這就是馬雲的厲害之處,也是現在很多老闆學習效仿的地方,找志同道合的人謀事。

03/有自己的立場

落實領導的每個想法=對領導言聽計從,很多職場人都是這樣的直線思維。

覺得實現老闆的想法,就是要犧牲自己的立場。

說到自己的立場這點,我想起了《紅樓夢》裏的平兒,王熙鳳身邊的丫頭,平時幫王熙鳳看着愛拈花惹草的丈夫。

不過,平兒並不會對王熙鳳言聽計從,賈璉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爲,平兒就睜隻眼閉隻眼,有時候還幫着隱瞞。

可是一旦賈璉有過度行爲,平兒就立馬彙報。

在這件事中平兒的立場是,不受夾板氣,也不得傷害王熙鳳根本利益。

不受夾板氣是平兒的個人立場,不傷害王熙鳳根本利益,就是保全領導的利益。

彭蕾也是這麼做的,當餘額寶被銀行打壓時,當時彭蕾的處境就像平兒,既不能得罪銀行老大,還要平息馬雲怒火,更不能讓自己受這個夾板氣。

兩害相較取其輕,彭蕾先是穩定住銀行的人,告訴銀行你們是老大,我們只是蒐羅一些你們看不上的幾千塊、幾百塊的小用戶。

過了銀行這道坎後,餘額寶再也無人能阻,馬雲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較於彭蕾,普通員工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思維侷限,這不止影響你的情緒還有你的決策。

04/選擇努力而是聰明的員工

中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喜歡別人誇自己“聰明”而不喜歡別人誇 自己“努力”。

好像努力的人比聰明的人低一等似的。

上學的時候,老師常說,這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努力,不然成績肯定好。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很多人在工作中就選擇聰明,遇到難度大的項目時,選擇聰明的員工會想:就算拼命加班也不一定能拿下,豈不是讓別人笑話我能力差。那就下次加班吧,遇到個容易點的項目再加班。

這樣的員工最終會損害公司利益。

在員工眼中自己是聰明瞭,在老闆眼中,你就是那個誰都能取代的,做點小項目的人。

真正能讓領導引起重視的,是那些無論項目大小都付出100%努力的人。

像彭蕾這樣肯付出200%努力的人,就是所有老闆夢寐以求的人才。

能付出100%努力的人,只是能把所有項目拿下的人,而付出200%的人才是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

世界那麼大比你聰明的人,一抓一大把,所以,你必須選擇努力!

今天,分析的雖然是老闆爲什麼喜歡像彭蕾那樣的員工,其實,你反過來想能做到像彭蕾那樣,你本身的價值也遠超過一個員工的價值。

所有人都有成爲人上人的慾望,但人上人畢竟是少數,從她們的成長軌跡中,我們能總結出來的經驗是:紛紛萬事,直道而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