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姻制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影响下,这种婚姻制度的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制度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也酿成了不少爱情悲剧。因为父母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他们那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何况,父母是最最值得信赖的人,只有父母是永远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他们所做的一切,即使会不得当,但绝对是为我们好 我们国家封建时代,推崇的儒家的仁义礼孝。父母是带子女来到世界上的人,所以子女的人生要听从父母的安排,才能体现孝道。这种习惯流传很久,也就变成古代的一种习惯了。

然而古代却有一个非常任性的女子,不顾父母反对嫁给穷小子,后来还生了一位开国皇帝。她就是娄昭君,娄昭君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成为亭亭玉立的美女,加之她深厚的家庭背景,当时许多公子哥都想娶她为妻。

娄昭君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给自己挑了个中意的老公。自己找男人挑女婿,搁现在不算什么,只要够潮够猛够辣妹,都可以满大街划拉去了。可在古代,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彼时的女人,还未能翻身做主人,属于男人的附庸,只有被挑被选的份。自己做主?做梦吧,根本没那机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全凭撞大运。碰上个如意郎,那是你的造化;赶上个丑八怪,也只有认倒霉,慢慢去适应吧。可人家娄昭君偏偏不信那个邪,看准了就上手,上了手还就不撒手。男方穷,给不起聘礼,好,我准备。克服一切困难,扫平一切障碍,坚决要嫁有情郎。在路卫兵看来,就这份果敢和勇气,搁现在也属潮人之列。

娄昭君嫁给高欢时,高欢还是北魏朝守卫平城(今山西大同)的一名士兵,连个班长排副啥的都不是,就是普通一兵,没有丝毫的王者之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穷困落魄的士兵,有一天会成为威震八方的大将军。可娄昭君看出来了,只一眼,她便断定这个男人不寻常,并认定他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如意郎君。眼光如此之犀利,也足见这个女子也很不寻常。

两人婚后非常恩爱,高欢原本就胸怀大志,只是由于之前太穷,一直没有能力去实现心中的理想。而现在得到了娄昭君及其父母的支持,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和朝廷大臣,名气也与日俱增,加上他个人能力比较强,在他人的举荐下入朝为官,后来被封为渤海王,而娄昭君则成了渤海王妃。

娄昭君共生六男二女,四男即位皇帝,二男即位称王,二女皆为东魏、北魏皇后。天保初年,娄昭君次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后来高洋死后,高洋的儿子高殷即位,她被尊为太皇太后。孝昭帝高演去世后,娄昭君诏令高湛登基,即武成皇帝。期间,娄昭君作为皇太后一直临朝听政。她的另外两个儿子高淯、高济分别被封为襄城景王、博陵文简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