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 本土科創企業最喜歡去的美股市場,也找不到什麼所謂的“硬科技”中概股公司,反而是“模式創新”居多。如果你覺得美股中概股並沒有明顯的“科創”標籤的話,那麼我們以普遍認爲科創板對標的對象納斯達克中概股爲例,重新進行統計,結果也差球不多,軟件與服務和生物醫藥佔比只有微小提升:。

科創板“成色”遭遇坊間三連擊!美股中概股科創成色如何?4個意想不到

來源:券商中國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條路,才能被稱爲一個男人……答案,我的朋友,在風中飄蕩。”——鮑勃·迪倫

關於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科創成色”,坊間有代表性的三連擊:

第一擊:美股培育了蘋果、亞馬遜、臉書、谷歌、網飛爲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公司。

第二擊: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本土高科技公司,遠走海外市場。

第三擊:你看現在科創板的申報公司,聽都沒聽說過。

沒搞科創板時,只看到美股好,中企跑;搞科創板時,只看到明星企業少。

從而得出結論:科創板申報企業“科創成色”少。

作爲科創板“槓精”,科創板研討組拉出了近5年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數據,不爲別的,就看看美股中概股的“科創成色”高不高。

特別說明:選擇中概股的原因有兩點:

1.與科創板申報企業一樣,都是本土企業,土壤就是這片土壤。

2.美股審覈經驗豐富,市場約束強,想必相應中概股都是“科創成色”較高的。

觀感1:美股中概“科創成色”也不怎麼樣

股市應該刻畫實體經濟,包容性不夠會導致這種刻畫不準確,所以,普遍認爲對實體經濟科技特徵的刻畫,美股中概股要強於本土市場。從早期的新浪網易搜狐,到後來的阿里京東,也確實體現了這個過程。

同時,實體的“科創成色”也決定上市公司的“科創成色”。衆所周知,當前我國科創企業正在爬坡邁坎關鍵期,跟跑和並跑的科創企業相對較多,領跑的科創企業相對較少。設立科創板就是爲了支持科創企業爬坡邁坎,加速跟跑、並跑到領跑。所以科創板不是成功企業的“展示板”,而是基於現實的“賦能板”。

這一點,在美股中概股市場上也有充分體現。可見,不管在哪個市場上市,實體經濟的“科創成色”纔是決定因素,這一點,咱必須實事求是。

根據wind數據,近5年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共114家,其中“多元金融”37家佔比最高,爲32.46%;“軟件與服務”22家佔比19.30%;“消費者服務”15家佔比13.16%;“零售業”10家佔比8.77%;“生物醫藥”6家佔比5.26%。

如果你覺得美股中概股並沒有明顯的“科創”標籤的話,那麼我們以普遍認爲科創板對標的對象納斯達克中概股爲例,重新進行統計,結果也差球不多,軟件與服務和生物醫藥佔比只有微小提升:

而科創板呢?因爲明確了“科創”定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行業畫風是這樣的:

這一節稍微結論一下:

1.從面上看,美股中概股的“科創成色”並沒有高於科創板,哪怕是科創板要對標的納斯達克;

2.至於原因麼,個人認爲應該還是反映了中國經濟、科創企業和創投熱點的現實情況。以美股爲例,“多元金融”佔比最高,確實是過去幾年金融科技創新(至於創新的真僞就不詳細討論了)和創投資金活躍於這個領域的體現;

3.如果行業特徵是體現“科創成色”的角度之一,那麼科創板反而更加聚焦——這一點你可能不同意,下面我們會用個案分析的方法來說明。

觀感2:美股中概“硬科技”也不怎麼樣

認爲行業無法充分體現“科創成色”是有道理的,舉個例子:

百世集團行業分類是“運輸”,通常的認知中,這是一家快遞公司。但只要深入瞭解一下就會發現,百世集團在美股的主要概念是“供應鏈”或“新零售”,意圖通過大數據提高庫存轉化率,提高商品從企業到商超或消費者的分發效率——這讓它增加了科技色彩。

隨着科技發展和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傳統的行業分類越來越無法體現“科創成色”了。這導致我們對“科技創新”企業的認識,也在急速變化。

比如:優信二手車算不算科創企業?拼多多呢?

既然急速變化,就不要着急“統一認識”,就不要着急下結論,這是實踐告訴我們的道理。

還有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是,既然“科技創新”不好定論,那麼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模式創新”不算真正的科創,“硬科技”纔是真正的科創。

我們還用美股市場來檢驗一下,近5年有沒有“硬科技”中概股的表現,隨便問幾個問題:

蔚來汽車算硬科技嗎?那麼同行業的小牛電動呢?

迅雷應該算血統較純的科技企業吧,“硬科技”含量如何?那麼同屬於“軟件與服務”行業的陌陌是“模式創新”還是“硬科技”?同行還有嗶哩嗶哩、虎牙直播,它們是“模式創新”還是“硬科技”?

騰訊音樂算“硬科技”嗎?

這些問題我們都回答不了,這些思考我們都回避不了。

看着這個100多家企業的名單,我們覺得,它們都有科技含量(現代企業嘛),但是否屬於“硬科技”,我們沒把握確定,是否屬於“模式創新”,倒大概率能確定。

結論一下吧:

1. 本土科創企業最喜歡去的美股市場,也找不到什麼所謂的“硬科技”中概股公司,反而是“模式創新”居多。

2. 如果你緊盯着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臉書思科輝瑞英特爾波音甲骨文奈飛PAYPAL,那你一定是沒看到了其餘4875家上市公司。

3. “硬科技”是大家都想要的,但金字塔尖站不了幾個人。

觀感3:美股中概也大多“泯然衆人”

鍵盤黨還有一個執念,就是以“聽沒聽說過”,即知名度來檢驗申報企業質量。

這有一定道理,知名度是市場接受度的一個側面,如果市場接受,一家企業就有長大變強的可能。

就拿納斯達克近5年的中概股爲樣本,我們主觀一把,看看聽說過的有多少,沒聽說過的有多少:

聽說過的:老虎證券、富途證券、360金融、雲米科技、拼多多、優信、小牛電動、趣頭條、愛奇藝、嗶哩嗶哩、陌陌、迅雷。

沒聽說過的:有70家。看起來名頭很大的,“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這是哪家公司?“中國貸款”,這又是何方神聖?“團車”和“開心汽車”是幹什麼的?“愛點擊”和“魔線”又是幹什麼的?

結論簡單:

1. 美股中概股裏,知名度較高的不少。因爲“模式創新”多嘛,搞模式必然要求加大市場宣傳,所以知名度高是正常現象。

2. 美股中概股裏,泯然衆人更多。考慮到“模式創新”多,這些“衆人”如此不知名,就不太明白了。

3. 我們覺得原因在於自己孤陋寡聞。

觀感4:美股中概市場表現分化

刨除沒有上市以來漲幅數據的,近5年美股上市的103只中概股中,61只負收益,1只0收益,41只正收益。收益區間分佈是這樣的:

不好直接比較中美髮行審覈的寬鬆度,美股包容性高,但也有來自市場的嚴苛約束。可以看到,上市後跌幅超過50%的中概股佔比高達31%,這個買者自負的市場是兇險的,這個自主決策的市場也是蘊含希望的,這是一體兩面。

結論:

1.“路人股”常有而阿里騰訊不常有。正是千萬“路人股”紮根,才成就了明星股向上生長。這是由經濟規律和概率分佈決定的。

2.可能性與風險是一對雙胞胎,包容孕育希望,也蘊藏風險。

言而總之,作爲本土科技股的活躍上市地,美股中概股板塊反映出,脫離實體經濟和科創企業現實,抽象地討論“科創成色”,是非常奢侈的清談。“硬科技”是個好東西,但它實在太過稀缺。FAANG和BATJ固然高高在上,但“月亮之下”卻是千萬“路人股”升騰的煙火氣息;天地之間,委實是市場殘酷的選擇過程。

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2018年5月23日發表網誌提及《如何迎接生物科技新秀》,提到“一個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的資本市場不能僅是錦上添花,更應該考慮雪中送炭”,“監管的焦點只能體現在嚴格的信息披露上。這樣一來,一定會有一些高風險公司過關入市,這是國際資本市場不可迴避的發展道路”。

試想,如果拼多多選擇在科創板發行上市(並非說拼多多風險高,只是說爭議大),將會面對怎樣的社會輿論?而在科創板和納斯達克之間,又隔着多少個拼多多?

答案,我的朋友,還在風中飄蕩。

現在,還是讓我們認清現實、接受現實,勇敢地上路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