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每个月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非常重要。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对比看宝宝的生长发育达不达标。

体重

体重:是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它是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3千克左右,出生后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增加20-30克。出生后第一年是婴儿体重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内,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个月的体重增加,并非一个匀速增长过程。1岁以后宝宝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缓,但在1-2岁内,体重仍然呈稳步增长,一年平均增长2.5千克左右。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要引起重视。

身高

身高(身长):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有其增长规律,婴儿诞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厘米,为生长第一高峰。随后身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前3个月的身长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身长的增长。也就是说,婴幼儿的身长发育同样也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此外,不同时期身高的增长还存在着个体差异。爸妈都希望宝宝长得高,但身高还受到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早期生长过快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会是大高个儿,反倒意味着孩子今后出现肥胖的机会明显增加。除遗传因素以外,后天的喂养和运动也是影响身高的因素。

影响身高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睡眠、运动,家长们要为宝宝创造有利条件,阳光、维生素、钙、蛋白质、跑步和跳跃一个不能少。微量元素也是宝宝成长不可或缺的,宝宝补钙的食品主要有奶制品、橙汁、豆类食品、虾米、绿叶蔬菜等,补锌的食物主要有牡蛎、瘦肉、猪肝、鱼类、蛋黄、虾皮、紫菜、芝麻、花生。还有研究表明,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在春季长得最快,尤其是5月份内可长高7.3毫米,长得最慢的是10月,只有3.3毫米,家长们可以抓住宝宝生长的黄金季节,为宝宝补充营养。

头围

头围:指头的最大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婴儿出生后头颅骨不像成人那样已融合成一块,而是由多块骨骼组成的,每块骨骼间存有缝隙,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多块骨骼交界处存有菱形区域,称为囟门,分成前囟和后囟。后囟小,一般会于出生后3个月生理闭合;颅缝一般于出生后6个月闭合;前囟较大,一般会于出生后18-24个月闭合。囟门过早闭合不利于大脑的发育。经常会有家长关注孩子的囟门闭合情况,担心囟门会过早闭合。其实,评定婴儿头颅,不仅要测量前囟,还要关注颅缝和头围。观察头围增长最为重要。只要头围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头围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只要头围平稳正常增长,就会间接反映大脑发育正常,不用担心在何水平。一般宝宝在前3个月头围增长6cm,后面9个月发育逐渐变缓,也会增长6cm左右。这样的发育规律,表明宝宝发育正常。

头围测量的方法:从右侧眉毛的最高点,经后脑勺最高点,到左侧眉毛最高点,三点围一圈。测量结果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下面这个表格是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的参照数据,宝爸宝妈可以对照看一下自己家的宝宝。

1、新爸爸新妈妈们不可完全拘泥于数字,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做长期评估。判断孩子生长是否正常,绝对不是根据一次的测量结果。

2、给宝宝测量体重时,要先排去大小便后空腹,要减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

3、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合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