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8的个头、1米6的胸围、1米9的腰围、近420斤的体重……一段时间来,肥胖困扰着安徽合肥的贾先生。不仅仅是外形,超重的身材使他行动困难、呼吸受阻,就算走在路上都可能随时“昏睡”过去。不得已,近日贾先生走进中科大第一附院实施减重手术,在术后合理饮食的辅助下,有望减至200斤。

据悉,38岁的贾先生父亲今年70岁,160斤,在老人中算胖的。因为遗传,贾先生刚生下来就10多斤,可以说是从小胖到大。但真正开始增重是从2008年开始,当时妻子在淮北坐月子,他一个人在宿州工作,天天和一群兄弟们吃饭喝酒,半年左右,体重一下从200斤涨到了300斤,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2010年条件好点又买了车,运动量也更少,贾先生说,吃饭时饭和馒头之类的,他没比普通人多吃多少,但是肉吃得特别多,一餐吃1斤牛肉不费劲。 “遗传和饮食都有影响。”针对贾先生情况,中科大附一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吴立胜解释说,父母单方面肥胖,子女肥胖率有60%;双方肥胖,肥胖率达80%以上。

手术前,贾先生体重增加至418斤,给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贾先生的工作是坐办公室,时常在电脑前写文件。因为过度肥胖导致其大脑供氧不足,经常打字打着打着,他就坐着“睡”了过去,好几次都被同事叫醒。去年2月份,贾先生做了“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迫于肥胖的问题办理了内退,离开了工作10多年的工作岗位。

在生活上,很多事情他都没办法做,上楼都喘得厉害,更别说家务什么的了。走路也越来越困难,每挪一步,他的膝盖都因为压力太大觉得疼。此外与肥胖相随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问题,若任由其发展,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上个月底,贾先生住进医院。由于过度肥胖的身材,诊室内称重量达到400斤的特制体重秤都已经无法测出他的体重,睡的病床也已被压变形了。在经过近一周的化验、身体调整后, 4月3日早上贾先生接受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手术过程很艰难,光麻醉就做了将近1个小时。此外还特意加固加宽的手术台、加长穿刺针也都用上了。

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地完成了。14名医生护士合力把贾先生移到推床上,送往ICU接受进一步的观察。手术切除了他2/3的胃,这样减少了胃的容积,使胃储量食物减少,同时能有效减少产生饥饿感的激素生长素分泌,起到减重效果,并改善肥胖伴发的疾病。这几天时间,他已经瘦了20多斤,各种并发症也有明显地好转。吴家炜 “乙图”(yi_photos)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