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食用菌新品种——紫木耳栽培技术

紫木耳是一个食用菌新品种,它不仅营养丰富,食法多样,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紫木耳菌丝在5—39℃之间即可正常生长,子实体为0一42℃,紫木耳喜高温、高湿,对氧气要求不严格,缺氧环境中,仍可正常生长。其菌丝体培养宜在黑暗中进行,因在较强散射光照射下,会过早成熟,影响产量。子实体则可在高温高湿强光直射下旺盛生长,耳片大而肥厚,颜色紫红至紫褐,品质优良,因此可作四季栽培。

栽培时间:紫木耳是中高温型菌类,可安排在3-4月制栽培袋,5-10月栽培出耳。

菌种选择:选用分解和抗杂性能强、菌丝壮、生长快、优质高产的菌株。原种要求生长健壮、纯度高、菌岭短。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含糖份较多,易发生霉烂变质,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防止雨淋和受潮。发热霉变的玉米芯不能作为栽培原料。玉米芯使用前先在日光下曝晒2~3天,然后粉碎成豆粒大小,颗粒不可过大过小。玉米芯73%,棉籽壳20%,蔗糖1%,石膏粉1%,麦麸5%,另加水130%~140%。拌料时,应先将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加水堆闷一夜,让其吸足水后再加入其它辅料拌匀。建堆发酵5-7天(温度升至60-65℃时,翻堆2-3次)。散堆后即可装袋。袋子规格为15厘米x40厘米。

灭菌、接种:袋装完毕立即灭菌。可采用土蒸灶常压(100-105摄氏度)灭菌10-12小时。料袋灭菌后冷却至30℃左右即可接种,用两头接种的方法较为简便。接种要严格无菌操作。采用两头接种法,边接种边复原封口。

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料袋搬进房中堆码整齐,避光发菌。3-4月气温低于紫木耳菌丝生长的需要,此时采取保温和加温措施,使料温保持26-28摄氏度。当袋内菌丝入料5厘米时应及时解开两头的细线并松动袋口,让少量空气透入袋内,以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如菌丝生长慢,可用消毒针锥子在菌丝生长部位扎些微孔,以增加氧气。经30-45天培养后,菌丝可发满料袋,1周后转入出耳管理。

栽培方法推荐

吊挂式:棚内设成排木桩,菌袋吊挂在木桩上,其间距离自定,留出走道进行管理即可。菌袋齐地面至桩顶一一吊挂,袋距5厘米,桩下部地面可卧排,以后,每3—5行桩用整块地膜全部罩盖住即可。

来源:中国智慧农业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