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俄国防部与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正式签署了研制和建造21180型首舰“伊利亚·穆罗梅茨”号的协定。同年4月,下诺夫哥罗德“信号旗”设计局与海军部造船厂正式签署了共同拟定“伊利亚·穆罗梅茨”号技术方案的协议。同年12月,技术方案通过了俄国防部的审查和答辩。

2015年4月23日,“伊利亚·穆罗梅茨”号铺设龙骨,从而成为时隔30多年后为俄海军辅助舰队建造的首艘军用破冰船。

俄海军的无奈,时隔30年服役首艘军用破冰船,却因美国要取消量产

2016年6月10日,该船下水。“伊利亚·穆罗梅茨”号采用单层甲板结构,长85米,宽20米,船舷高10米,吃水6.8米,航速15节,破冰厚度1米,航程12000海里,自持力两个月,工作海域不限,船员39人。其安装有1台起重量为26吨的起重机和1台起重量为两吨的起重机,可搭载3艘快艇,船首平台可供1架卡-27或卡-32直升机起降,装备了新型气象观测仪器、高性能计算机和水文勘测仪器以及新型试验设备等。

“伊利亚·穆罗梅茨”号主要有四大特色:用途多样与97K型相比,21180型拓宽了遂行任务的范围,可以担负下列任务:开辟航道;拖带货船;对起火船只实施消防灭火;防汛救灾和回收水面污油;运输集装箱;为北极地区机场和海军基地提供后勤补给;北极海域巡逻和登岛活动;根据国际法关于“禁止核动力舰船在南极海域航行”的规定,该型船可以自由出没在南极海域。

俄海军的无奈,时隔30年服役首艘军用破冰船,却因美国要取消量产

俄军事专家米哈伊尔·涅纳舍夫海军上校指出:“在该船甲板上已经预留了安装AK-630、AK-230或AK-306舰炮的位置。在船尾380平方米的运货甲板上,可能装备“俱乐部”K新型反舰导弹系统,该系统属于“口径”反舰巡航导弹系统的最新改进型。此外,还可在甲板上设置临时指挥所。除使用舰炮遂行海上打击任务外,“伊利亚·穆罗梅茨”号还可以担负两栖登陆任务,它可以将50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投送到北极海域任何岛屿。

俄海军的无奈,时隔30年服役首艘军用破冰船,却因美国要取消量产

从已公布的技战术性能数据来看,“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并没有特别之处,其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远远小于核动力破冰船,长85米,仅相当于一艘轻型护卫舰。由此可见,“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充分体现了“小巧灵活”的设计理念。机动性强“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安装的新型动力系统具备了超常的机动性,主要由4台柴油机(总输出功率为10600千瓦)和两台俄国产Azipod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每部输出功率为3500千瓦)组成,此外还有两台功率分别为3500千瓦的电动机、1具尾侧推、两台功率为300千瓦和1台功率150千瓦的小型柴油机。

“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可连续在海上航行两个月,最大航程达到12000海里,超过了俄海军现役绝大多数水面舰艇(“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等除外)。

俄海军的无奈,时隔30年服役首艘军用破冰船,却因美国要取消量产

根据《2020年前俄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划》,俄海军还计划装备4艘21180型,其中,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两艘。正当世人对21180型充满期待时,俄媒体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据俄罗斯《红星报》4月初报道,由于受美国和西方经济制裁和军费调整的原因,俄国防部将重新修改21180型的量产计划。

第一种方案:

取消量产4艘的计划,改为建造两艘价格低廉、排水量为4000吨和船长为70米的21180改型小型军用破冰船。

第二种方案:

用23550型第四代多用途破冰巡逻舰取代21180型。2017年4月19日,23550型首舰“伊万·帕帕宁”号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铺设龙骨。该舰不是一艘普通的破冰船,而是可携带武器装备的破冰巡逻舰。其满载排水量为8500吨,长114米,宽18米,吃水6米,航速18节,最大航程为6000海里,自持力为60昼夜。

俄海军的无奈,时隔30年服役首艘军用破冰船,却因美国要取消量产

总之,“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很可能成为唯一一艘21180型。尽管俄国防部对于媒体的上述报道保持沉默,但在面临西方严重制裁和军费严重短缺的背景下,俄国防部很有可能重新调整21180型的量产计划。但从对俄罗斯一贯奉行的“均衡发展俄海军武器装备”策略分析看,俄海军不会轻易取消量产计划。此前,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总经理布扎科夫,在回答俄媒体关于该船厂是否打算继续研制新型军用破冰船时指出,这完全取决于“伊利亚·穆罗梅茨”号服役后的表现和国防部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