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上週傳出爆炸性言論,其將2018年第四季度收益低迷歸咎於中國市場銷售放緩。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蘋果

北京時間1月1日消息,蘋果公司在上週傳出爆炸性言論,其將2018年第四季度收益低迷歸咎於中國市場銷售放緩,但是身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蘋果的中國競爭對手紛紛崛起。

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國家裏,銷售放緩的原因不是那麼容易說明的。比如,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致股東信以及後續的媒體採訪中給出了自己的明確觀點:中國經濟在2018年下半年增長放緩使得該國iPhone銷量大幅走低,低於此前蘋果和華爾街的預期水平。對於包含了核心假日季的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將當季營收展望基於初期指導方針下調了至少90億美元。自那以後,蘋果公司的股價也縮水了6%。

與此同時,分析師和觀察家們也在尋求對蘋果負面消息背後的真正意義展開分析。

根據Factset公佈的數據,中國市場爲蘋果總營收貢獻了18%的份額,中國也成爲蘋果全球第二大消費者市場並作爲其製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蘋果的“旁觀者”提出疑問,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和諧言論是否會影響中國消費者對於美國品牌的好感度。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蒂姆·庫克對於消費者反感蘋果品牌而導致iPhone在華銷量低迷的說法予以否認。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堪稱全球範圍內辨識度最高的美國品牌之一。

大部分的分析師認爲,如果有中國消費者選擇自主品牌手機而非iPhone,那麼其中一定是另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以華爲爲代表的中國競爭對手的異軍突起。

聚焦蘋果新聞的博客iMore編輯、手機行業分析師雷內·裏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手機品牌已經非常優秀了。此前中國手機廠商提供了許多廉價機型供消費者選擇,但現在中國的華爲已經推出了非常優秀的旗艦手機。當然,中國人選擇國產手機也有可能帶有一定的愛國主義色彩在內。”(良弼/編譯)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