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屋居住环境好,层高不说还安静,一层有时能有70平米,两层140平米,在香港妥妥的就是千尺豪宅了。从2012年到2017年,我在香港停留了5年,住了5个地方,听了几十场涉及土地和房屋的论坛讲座,进了上百户人家。

香港社会一直说,这些年工资不见长,房价一路飙,年轻人上楼难,所以不得不上街。从2012年到2017年,我在香港停留了5年,住了5个地方,听了几十场涉及土地和房屋的论坛讲座,进了上百户人家。今天就来聊聊香港房子这些事。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年中,我也走过不少住宅。豪宅里,印象最深的有两套。一套是一位老师,住在九龙一处私楼的顶层,两层打通,层高大概5米。这位老师出生内地,小学移民香港,一路学霸,留学英法,世界顶级金融机构高管。我听其他知情人说,房子一个月租金就在10万港币以上。他的孩子有英国和法国保姆教两国语言,他和太太分别和孩子说粤语和普通话。这种起跑线,如何是公屋人士能比的?而这位老师,绝对基层家庭出身,小时候住在著名的贫民窟九龙城寨附近。人家有今天的地位,路人甲乙丙丁又岂能不服?

还有一套豪宅,是朋友来港时在Airbnb上的短租,位于港岛地地道道的富人区。所谓富人区,大巴根本不到,只有小巴通到地铁站。这种地方,要用身份证登记,楼下的物业打电话给住户确认过,方可进入。我当时说上去,只是把朋友接下来。然而进去看到50平米的客厅,踏上阳台俯瞰港岛的景色时,瞬间就出不来了。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了解才知道,这家主人是内地来香港的移民,生意人,常年在内地,有一个接班的儿子,一个从英国读完大学回来的女儿。女儿之外,其他人常年不在香港,小女主人把房子放到Airbnb上,就是想多认识点朋友,一间房子每天400多港币的租金,和整套房子每个月8万的租金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房间的常驻人口只有菲佣,住在厨房后面黑暗狭小的空间,房间在她的打扫下一尘不染。

还有一种,地方大租金低,就是村屋。村屋都离城里比较远,有些在行山道、离岛的村屋,会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香港。村屋居住环境好,层高不说还安静,一层有时能有70平米,两层140平米,在香港妥妥的就是千尺豪宅了。一位友人的村屋,坐落在城市尽头的地铁站,开车还要15分钟的地方,包括天台上下三层,从窗户能看到青山碧海。不过她早年就已经移民国外,现在打算以千万港币价格卖掉房子,彻底告别香港,与已经定居国外的孩子们团聚。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不过这些“豪宅”,都算不上顶级。真正的豪宅,是山顶、海边的独栋别墅,阳明山庄也只算入门。那些地方,只有私家车能到达。作为普通市民,只有周末行山的时候,可以远远观望一下大宅里配套的网球场和游泳池。这种地方,一套港币上亿。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李嘉诚豪宅

住豪宅是极少数人。53%的港人住在私楼。私楼的居住环境明显好于公屋和居屋。私楼附近,内地新移民、日本韩国人、白人明显增加,菲律宾和印尼籍佣人也经常出现。不过,私楼住户怨气也最大。他们大多是拿固定薪水的白领或专业人士。夫妻两人的工资还贷款,再养孩子、供保险、赡养父母,生活也是压力山大。然而由于收入远远高于港府规定的公屋和居屋申请标准,所以享受不到。常有人抱怨,住公屋的人省吃俭用,可以在内地的广东福建老家,甚至深圳买好几套房子。私楼这群所谓的中产,却只能辛苦供楼。

有好就有坏。我曾经去公屋采访过两位参加抗战的老人。其中一位是江西人,黄埔军校毕业,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印缅战场上从野人山走出,九死一生,与蒋经国同机赴台,官至国军中将。命运的捉弄,晚年他竟然付不起尖沙咀每月4000多的房租,只能向港府申请公屋。现在98岁高龄,独自一人住在贫民区,一套面积不到10平米的房子内。卧室面积约5平米,剩下是厨房和厕所。好在他本人还身体硬朗,能淡然面对人生的起伏。他跟我说,每月靠港府3000多的综援,付800多的房租,交完水电费、伙食之后,还有富余。

这还不算最差的。香港的棺材房、笼屋,每年都是传媒报道的热门话题。新民党主席、前特首参选人叶刘淑仪曾专门体验棺材房,表达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决心。不过,这些我就没有亲自见过了。从我的经验看,港剧里的平民住房,比较符合大多数香港人的居住环境。而那些大屋子,基本都是骗人的。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新民党主席、前特首参选人叶刘淑仪体验棺材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