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尹成翠说,为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关部门及社区频繁在居民小区宣传栏、电梯等显眼处张贴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宣传画,在辖区绿化带安装文明守礼宣传提示牌等,并借助院坝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遵守交通秩序、爱护环境等内容。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市中心城区交通路口和公交站台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值守劝导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编者按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城市文明的形态是多样的,但归根结底,人的文明才是城市文明的内核。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即日起,本报将以群众的切身感受为切入点推出系列报道,体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群众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初夏,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高楼、街道以及匆忙忙的人群和车流。

“乘坐1路公交车的乘客请注意,车来了,请排队有序上车……”在钟山区钟山大道麒麟路口公交站点,公交车缓缓停靠,虽然是交通高峰期,但站台上的乘客依然有序地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上车。

在麒麟路口的斑马线前,行人耐心地等待着交通指示灯从红转绿,才抬脚向前;有右转弯车辆行至斑马线前,也熄火静候行人通过之后,才重新启动驶走……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市中心城区交通路口和公交站台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值守劝导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社区工作者尹成翠颇有感触,

“我还记得是从2013年开始在斑马线进行文明劝导工作的,主要就是对闯红绿灯的行人进行劝导。那时,不少市民没有‘红灯停、绿灯行’的意识,往往是凑够一拨人就自行通过,有些市民和工作人员还因不服劝导起过冲突,一些人甚至认为我们是在多管闲事。”

尹成翠说,为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关部门及社区频繁在居民小区宣传栏、电梯等显眼处张贴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宣传画,在辖区绿化带安装文明守礼宣传提示牌等,并借助院坝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遵守交通秩序、爱护环境等内容。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随着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提升。

尹成翠说: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最近三年来,市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大多数行人会自觉有序等候红绿灯,偶尔有个别闯红灯的,稍加劝阻也能够听得进去。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工作不再那么‘压头’了。”

市民张玮也表示,以前在市中心城区,斑马线上人车争道是常事。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以前即便人行指示灯是绿灯,但碰到右转车辆的时候,往往也要先等车开过去,更不要说没有交通灯的斑马线了。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凤凰新区钟山供电局附近过斑马线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婆婆不敢通过车来车往的人行横道,她只得求助我搀着她过去。”

张玮说。去年,交警部门对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车辆开出罚单,这一举措让车主慢慢开始学会主动礼让行人了。“如今,人车争道现象已不再突出,特别是在有学校的路段,我们通过斑马线的时候感到更加安全了。”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而对于经常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市民罗彬来说,好的乘车环境无疑能给予他更多的幸福感。

“以前上公交车基本靠挤,尤其是高峰时段,车一来,人就一窝蜂地往车上涌,小偷还趁这种机会扒走过我的钱包。自从六盘水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公交站台上都会有志愿者帮忙维护乘车秩序,加上现在好多站台都安装了隔离护栏,人们上下车越来越有秩序了。”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不仅如此,公交车上的环境卫生也大大改善。

“以前乘车有人会随手乱扔垃圾,甚至随地吐痰,车内环境糟糕,连带我的心情也受到影响。现在乱扔垃圾之类的现象变少了,公交车本身也配备了垃圾桶,而且听说每天公交公司都会对车内进行清洁。”

罗彬表示,现在每天上下班坐在公交车上,感觉愉快多了。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琳 报道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热线:0858-8261670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总值班:任舟影 值班编委:陈屏

值班主任:郑媛媛责任编辑:周沁蕾

今日凉都 凉都快报 六盘水日报微博

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精神文明创建 | 再见了,“中国式过马路”!

公益广告助力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