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可能不信,《我是唱作人》真的畫風突變,歡迎來到枯井音樂。

《我是唱作人》下半季開播,熱度一直上漲,下半季全員換人,整個節目,氣氛也隨之變化。

因爲下半季請了更資深、成熟的唱作人,歌曲製作、呈現上更加有水平,實力大相徑庭,像是請老師上課一樣。

沒有上半季那種互相切磋、交流、討論音樂的氣氛,專業名詞頻出,音樂風格不是特別接地氣。

可能上半季剛結束的原因,上波人已建立了深厚友誼,字裏行間都有情感所在。

下半季剛剛開始,還需要慢熱,節目才越來越好看。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下半區賽場,有更加嚴苛的“點評”環節,對其他嘉賓點評最多、最嚴苛、最直接的就是胡海泉和金志文。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demo互聽,金志文直接點出周筆暢編曲太菜,編得非常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

胡海泉表示詞曲不搭,自己並沒有十分聽懂。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的確,金志文編曲,胡海泉唱作,確實優於周筆暢,但這種拿長處比短處行爲,容易引人看不慣,即使你很強或地位高。

在強者腳下奴顏婢膝,在弱者頭上大秀優越,這是人性的弱點,會在某刻不自覺顯露出來。

有了一定能力或優越感,會不自覺“秀”起來,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事。

小時候我們買一件新衣服,迫不及待穿出去,還往人堆裏鑽,生怕別人不知道。

看別人下棋、打牌、或某項運動,因爲自己是高手,就不自覺去品頭論足,展現大師風範。

我自己有時也愛這樣,因爲當時真的特別爽,過後會心虛。

最近一段時間,喜歡打籃球,水平不是特別高,到球場上,看到一羣大高個,技術又好的人,幾乎不湊跟,因爲打不過,又怕拖後腿。

唉~等到他們一走,就開始秀了,特別有小朋友,或一些身體、技術不如我的人時,優越感就很自覺跑出來。

各種欺負小朋友,展示騷操作,時不時還指揮指揮別人,也幫忙撿撿球,故意“送”給搶不到球的小朋友,讓他們打,還不忘指點指點他們。

當時很過癮,其實總結下來,就是欺負不會玩的,“弱肉強食”是自然規律,人本性裏就有這些東西。

像金志文,她完全可以在周筆暢面前大秀編曲能力,但遇到“大魔王”常石磊,也只能卑躬屈膝,自愧不如。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金志文參加綜藝多,給人感覺很“社會”,很“滑”。

很懂得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該秀,什麼時候該收。

金志文點評周筆暢、錢正昊時,着實秀了一把,說常石磊、胡海泉時,只能歎服,客客氣氣做弟弟。

金志文很真實,懂得怎麼做人,能看明白事,趨利避害。

很多時候,人更願意與這樣的人結交,因爲他們:“懂事”“會辦事”。

爲避免上半季“惜字如金”的尷尬,金志文說起“相聲”,秀了一把口才和綜藝感。

的確,金志文從節目中很快脫穎而出,引起關注,有時真的很幽默,又有可以“秀”的資本,何樂而不爲。

胡海泉也對這一現象做出解釋,說得很在理,也卻確實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不自覺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顯示自己優越,這樣是很可怕的。

可能你本意不壞,但十分容易被誤解,也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低調,不夠謙遜,很虛僞。

可能會掉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隨意評價別人好壞,因爲你也不喜歡被別人評價。

如果你在某方面十分優秀,看到不如自己的人想幫助、指點他們,又不想別人覺得你在秀優越感。

只有在對方知道你是個低調的人,或你平時表現得很謙遜時,纔可以給出評價或批評,如果不是,最好不要評判別人。

下半季因爲多了“點評”,嘉賓顯得不謙虛,沒有那種互相學習氣氛,常石磊表現很好,很喜歡,歌也好聽。

下半季請的人,實力、地位差距大,就是導師級和學生級pk,形成了互嗆局面,老炮以“大佬”身份高高在上。

新人初生牛犢不怕虎,不肯服軟,雖綜藝感很強,氣氛很歡樂,輕鬆。但總覺得不如上半季來得溫馨、舒服。

面對下半季的大換血,你更喜歡哪半季的唱作人呢,歡迎來評論出來!

《我是唱作人》:在弱者面前大秀優越,是最可怕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