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本次“詩意中國·大道嶗山”活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嶗山區文旅委、中共青島市嶗山區委宣傳部聯合舉辦,啓動儀式上更是請到了19位我國著名藝術家,包括著名朗誦表演藝術家喬榛、瞿弦和、朱琳、李立宏、齊克健、鄧小歐、非也,著名歌唱家魏松、鄭緒嵐、於文華,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古風演唱家趙淨頤,嘯樂演奏家三強,古琴演奏家王光明,國樂演奏家吳題,以及優秀青年演員張力夫、安娜珊珊等,藝術家們共同演奏了一場以“尋山·探海·問道·歸來”爲主題的朗誦音樂會。”嶗山區政府趙燕區長在致辭中表示,依託着嶗山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的優勢,嶗山區全面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共進,積極探索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集中力量打造文化名家聚集地、文化名品聚集地、文化名企和文化品牌活動的聚集地。

19位著名藝術家奏響朗誦音樂會  “詩意中國·大道嶗山”活動啓動, 嶗山區被授予“最有詩意城市”

19位著名藝術家奏響朗誦音樂會  “詩意中國·大道嶗山”活動啓動, 嶗山區被授予“最有詩意城市”

信報訊 千載有新跡,萬里覓知音。5月19日晚,“詩意中國·大道嶗山”活動在嶗山風景區正式啓動,19位國內著名藝術家齊聚嶗山太清廣場,爲大家獻上了一場尋山探海的朗誦音樂會。活動現場,嶗山區被授予“最有詩意城市”、“詩意中國朗讀基地”和“詩意中國詩歌電影拍攝基地”等稱號。據瞭解,嶗山是起始於8000多年前東夷文化的歷史厚重之地,是山海文化、茶文化、漁文化等融合發展的特色文化之鄉。近年來,嶗山區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2018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達58.4億元,增長27.9%,增速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列。文化軟實力正成爲嶗山創新發展、領先發展的強大動力。

文化自信,源於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而詩歌便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帶着尋找祖國大好河山文脈的文化使命,中華文化促進會和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發起了“詩意中國”活動。“嶗山與詩歌有着不解之緣。千百年來,李白、范仲淹、丘處機等無數文人名士都探尋仙境、邂逅嶗山,留下了上千首詩詞歌賦、遊記散文,燭照千秋、輝映未來。”嶗山區政府趙燕區長在致辭中表示,依託着嶗山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的優勢,嶗山區全面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共進,積極探索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集中力量打造文化名家聚集地、文化名品聚集地、文化名企和文化品牌活動的聚集地。

據瞭解,本次“詩意中國·大道嶗山”活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嶗山區文旅委、中共青島市嶗山區委宣傳部聯合舉辦,啓動儀式上更是請到了19位我國著名藝術家,包括著名朗誦表演藝術家喬榛、瞿弦和、朱琳、李立宏、齊克健、鄧小歐、非也,著名歌唱家魏松、鄭緒嵐、於文華,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古風演唱家趙淨頤,嘯樂演奏家三強,古琴演奏家王光明,國樂演奏家吳題,以及優秀青年演員張力夫、安娜珊珊等,藝術家們共同演奏了一場以“尋山·探海·問道·歸來”爲主題的朗誦音樂會。活動現場,蔣濤、馮學東、北美崔哥、張曉鵬、非也被授予了“嶗山文化公益大使”稱號。

據悉,近年來,嶗山區始終堅持文化引領,不斷完善旅遊硬件設施,深入探討全域旅遊的形式和內涵。這次朗誦音樂會,既是弘揚嶗山文化、展現大美嶗山的舞臺,更是獻禮建國70週年的一次盛會。嶗山區將以此爲契機,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緊跟時代要求、實踐要求、人民要求,以文鑄魂、以文興區、以文惠民,開創嶗山繁榮發展的新篇章。(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尚青龍 通訊員 張緒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