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沒有系統性地接觸過這門學科,但受一些社會觀念的影響,童哲對經濟金融帶有偏見,他覺得:錢這種東西,離得越遠越高尚。學了經濟金融之後,童哲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現在網上有種說法,當代的年輕人,最焦慮的三件事分別是:人生意義、經濟狀況和職業發展。

翻譯過來就是:沒目標,窮,還做着不喜歡的工作。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於是,我們會在書店看到各種《從零開始學炒股》、《投資必備實戰技巧》、《XXX輕鬆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賺錢這件事上,我們總想快一點,再快一點。我要富,現在就要!

當我們被焦慮包裹的時候,思維會受到限制,忽略了客觀世界真實的樣子。而真正能夠在投資中獲勝,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人,都是瞭解了世界底層邏輯的人。

例如童哲。

2016年,童哲花183萬港幣投資美股。當時蘋果和百度雙雙遭遇信譽危機,股價暴跌,別人都在拋售股票,而他卻選擇了在這個時候買入。

僅用一年的時間,他的賬戶就漲到了270萬,投資組合回報率接近50%,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只漲了20%,收益跑贏市場30%。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2018年3月17日零點,他清空了自己美股的賬戶,183萬的投資,最後的數字停留在了315萬上,一年多的時間,淨賺132萬元。

在他清空賬戶之後,美股大跌近3%,道瓊斯指數大跌近200點。無數股民在股市的顛簸中浮沉,搭進去半輩子掙來的血汗錢。

童哲還舉過他一次投資的小例子:

他剛回國的時候,經過學而思的教學點,發現他們的報名量非常大,報名點人滿爲患,但是學而思當時的股票還在一個很低的位置。

所以他簡單測試了學而思的人流量以及每一個客單價,大概能測出學而思今年新的利潤。當時學而思的財報還沒有對外發出來,但他通過計算預先知道新的利潤,就大概知道它對股價的影響。

所以當時他判斷學而思股票應該在低位,然後就慫恿自己媽媽在香港開了美股賬戶買了一點。果不其然,學而思發佈了新財報以後,股價就蹭蹭蹭地往上漲。”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童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學過經濟學和金融,就像原始人在現代社會裸奔。”

在北大那三年,童哲主要把時間花在了學習物理上,幾乎沒有接觸過經濟金融。

雖然沒有系統性地接觸過這門學科,但受一些社會觀念的影響,童哲對經濟金融帶有偏見,他覺得:錢這種東西,離得越遠越高尚。學經濟金融的人都是急功近利的,這個專業並不創造價值,學這個的人只是爲了多賺錢。

後來他才知道,金融經濟對社會的意義毫不亞於物理化學,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和金融水平直接確定了這個國家國民的生活水準。回憶起自己當時的態度,童哲連稱“錯大發了,一想到就會很愧疚”。

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8年。

那是童哲在北大唸書的第三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唸書的第一年。

2008年,在北大念大三的童哲考入了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巴黎高師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學校,各個院系的人全部加起來,一屆也只有兩百人左右。高師學生喫住都是在一起的,課餘時間大家經常一起參加各種宴會、在樓層聚餐瞎聊。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所以在高師,交流的圈子就不像國內那樣,僅限於同專業的同學;同屆的高師學生基本上都認識,經常一起討論問題。

高師的學生都是各個專業的佼佼者,耳濡目染之下,讓童哲第一次覺得每個學科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學科都有自身的有趣的地方。

隨着求學的深入,童哲發現不能割裂地看待各個學科,金融跟數學和物理都是密不可分的。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於是,他選擇了自學經濟學和金融學。

不學不知道,一學就明白了以前見識的淺陋。童哲甚至承認,經濟學很重要,某種程度上比物理更重要,因爲不懂物理依舊可以有科學精神,但不懂經濟學甚至無法有相對客觀的世界觀。

學了經濟金融之後,童哲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久負盛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金融界影響力的確巨大,但是並沒有能力操控複合博弈下的世界,更別提發動二戰了;

華爾街是令人欽佩的,它通過調配資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多方風險,對世界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這些知識的瞭解讓他感受到了審美上的愉悅,正如看物理數學時所感受到的心潮澎湃。

在經濟金融的視角中,童哲看到了比以往更廣闊的世界,獲得了一種自洽且有解釋力的世界觀,不再被一些粗暴的陰謀論所左右。

童哲說經濟金融是影響他一生的學科。

包括萬門大學的誕生。

童哲常提到經濟學中的帕累託改進。

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在資源閒置的情況下,一些人可以生產更多並從中受益,但又不會損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即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萬門大學就是這樣一件事,萬門大學能夠改變中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狀,讓越來越多的人不用付出高昂的代價就能得到好的教育,但是又不會損害到其他人的利益。

童哲認爲萬門大學在對全社會進行帕累託改進,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因此,童哲瞞着家人離開了巴黎,回到中國開始做萬門大學。

生活中,經濟金融的知識也讓童哲收益頗多。

在前文提到的投資過程中,他並沒有像廣大股民一樣跟着電視機分析K線圖走勢,他認真學習了CFA、FRM等基本經濟金融知識後才進入股票市場後進行投資。

他總結了他投資的基本原則:堅持價值投資,投資被低估的股票或投資優秀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不炒短線,短線是用於給股市交手續費和情緒稅的。

童哲藉助經濟金融知識成功預判,在股市暴跌的最後一刻抽身而退。這次大獲全勝的炒股經歷彰顯了經濟金融知識的力量。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當然,經濟與金融並不只是一門教你炒股的的知識,也並不是只有數學好的人才能學得會。比起復雜的數字運算,經濟與金融真正有魅力的地方是揭示了這個世界運行的邏輯

30歲前,要不要借錢消費?

租房的錢,該不該用來買房還貸?

iPhone那麼貴,到底值不值得買?

買一瓶可樂,社會財富會增加多少?

打工或者創業,到底該怎麼選?

什麼樣的人在社會中能多賺錢?

通貨膨脹一定不好嗎?

金融危機是如何產生的?

不瞭解遊戲規則的人,永遠不可能贏。

股神巴菲特是經濟學碩士,金融巨鱷索羅斯是倫敦經濟學院哲學學士出身。

我們生活在現代經濟社會之中,身邊充斥着期權、期貨、股票這些金融產品,一舉一動都離不開錢。

只有知道了關於“錢”的規則,我們才能找到破解焦慮的途徑。

所以,童哲寫了一本書,一本寫給年輕人的金融科普書。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在採訪童哲爲什麼要寫這本書時,他說:"我相信經濟金融就好像科學一樣存在科普的必要。"

這本書不是一本可以讓你成爲經濟金融專家的書籍,但是可以讓你有勇氣入門經濟金融,對它不再畏懼害怕,相反你也許會愛上其中的對應知識以及把它活學活用到生活之中。

正如校長所說:如果大家可以通過這本書喜歡上經濟金融的話,那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發揮出來了。

(圖源網絡)

往期好文推薦:

二本是人生的恥辱嗎?

近14億人的口腹之慾,是如何被滿足的?

那些歷史名人畫像,畫得竟然都不是本人?!

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27歲融資3000萬,30歲影響1000萬學生,只因具備這個思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