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一、偏头痛分类:

(1)没有先兆的偏头痛。

(2)有先兆的偏头痛:①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②有持续性先兆的偏头痛;③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④基底动脉性偏头痛;⑤有偏头痛先兆但无头痛;⑥急性先兆发作的偏头痛。

(3)眼肌瘫痪性偏头痛。

(4)视网膜性偏头痛。

(5)可能为偏头痛先驱或与偏头痛有关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①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② 儿童期交替性偏瘫。

(6)偏头痛的合并症:①偏头痛持续状态;②偏头痛性脑梗塞。

(7)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偏头痛样疾患。

二、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偏头痛一般从肝风、痰浊、血淤等方面辩证论治。如肝阳上亢,风火为患的头风,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呈跳痛或胀痛,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可选用羚羊角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药物选用羚羊角粉、钩藤等。对于头痛时手足发凉,遇冷加重,恶心呕吐,舌质淡者,一般为虚寒证,可用吴茱萸汤治疗。不同证候要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一般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

2、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辨证选用一些具有其他作用的中成药。如女性患者常在经期前发作偏头痛,可以配合服用加味逍遥丸或逍遥颗粒;头痛时手足发凉,或平素怕冷,手足不温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经常咽干口渴,手脚心发热者可服用知柏地黄丸;感冒后诱发偏头痛发作时可以用芎菊上清丸或川芎茶调颗粒治疗。

3、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的特点。在偏头痛发作的缓解期采取针灸治疗,可以起到延长发作周期、减少发作频率的作用,在发作时则可减轻疼痛程度。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偏头痛患者可以选择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不可到江湖游医处、条件差的小诊所治疗。

4、偏头痛发作时,采取按摩的方法可以缓解或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易行。如可以采用推三点的方法。三点是指神庭穴、头维穴、太阳穴(神庭穴在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头维穴在前额发际拐角处上约半寸,按压其周围有些疼痛感的就是此穴;太阳穴在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具体操作方法:先推神庭,用双拇指交替进行,从头发尖过神庭穴,入发际1寸,用力推10次;然后推太阳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按住太阳穴,用力推到耳尖为止,推10次;最后推头维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推头维穴10次。

5、摩痛点患者可用双手10指尖置于头部最痛的部位,橡梳头那样快速地梳摩,每次梳摩约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热水浸在偏头痛发作时,取一盆热水。将双手浸泡于水中,水温要以人手能忍受为度,坚持浸泡约30分钟,头痛能逐渐减轻。

6、中药洗足取川芎、牛膝、菊花各15克,白芷、苍术各10克,细辛3克,石膏5克,煎汤熏洗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饮浓薄荷茶取干薄荷叶15克(鲜品加倍),加入茶壶内,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服用,早晚各服1次;或用鲜薄荷叶放在温水中浸泡15分钟,取叶敷于太阳穴或头痛之处,1日数次吃枸杞叶蛋每次用鲜枸杞叶7~9片,洗净切碎,打入鸡蛋1个搅拌均匀,锅内加花生油1汤匙,每日早餐时炒食,连用1个月。

7、按摩大脚趾双手同时用力掐、按摩双脚大脚趾的下部,5分钟左右头痛即可缓解。

相关文章